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延入乎”、“閉關以委敵乎”的連珠炮,因為這正是怎麼能讓新城成為死地的註解(直白一點的說,這舊城以及前面的地雷、陷阱其實代替了督戰隊),孫閣老頓時有點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的感覺。

至於那三座山寨根本就是忽悠人的,不過是王經略讓那四萬邊兵能安心進入新城的說辭,有了這個說辭,讓那四萬人進城比趕四萬只鴨子還容易,而他孫閣部身為帝師,卻竟然也和那幫頭腦簡單四肢並不太發達的邊兵一樣被王經略給耍了(都一樣認為進了城還有退路),實在可笑、可氣、可憐、可嘆……

王經略這三言兩語立馬就讓孫大學士徹底沒了脾氣,此時的孫閣部除了鑽地縫以外,也就只剩下認栽一條道了,於是他在自己的奏章中奮筆疾書下幾個字:

“臣遂無以應”'4'

另外,為了表示態度誠懇,在奏章裡他還向天啟帝報告,說自己開始一通亂打確實是因為誤會了王經略,不過王在晉人很大度,始終一如既往的坦誠相待,自己很受教育:

“臣(孫承宗)時執偏見謂經臣(王在晉)議誠然”'5'

至此,孫閣老全然認栽,王經略點道為止,事情算是告一段落,孫、王二人這段掐架算是有了個了斷,不過中了埋伏的孫閣老並未就此善罷甘休,但那是後話,這裡我們先和《明史》作個了算。

《明史》關於孫、王二人掐架的對白依據是《三朝遼事實錄》中孫承宗的一篇奏章,這篇奏章就是孫閣老巡閱山海關以後給天啟帝打的調查報告,收錄這份奏章的文獻除《三朝遼事實錄》以外,還有《明熹宗實錄》和孫承宗的《高陽集》,當然也可以說有《明史》;不過,只有《三朝遼事實錄》是詳錄,其他的都是摘錄,《明史》則是亂錄。

本來,《明史》的這部分記載'6',顯然是依據孫承宗奏章內容'7'轉述的,其師徒名份是確立無疑的(因為三朝成書於明代,明史成書於清代),以下略作對比便一目瞭然:

三朝:“而新城之守卒法當四萬”

明史:“新城成,即移舊城四萬人以守乎?”

三朝:“獨是八里為兩城,而舊城之坑壕空營當在三里之外……而一不戒,將城下之備盡為我設”

明史:“且築關在八里內,新城背即舊城趾,舊城之品坑地雷為敵人設,抑為新兵設乎?”

三朝:“而賊方擁此四萬於舊城之下,開關延之不可,閉關謝之不可。”

明史:“如不可守,則四萬新兵倒戈舊城下,將開關延入乎,抑閉關以委敵乎?”

三朝:“于山建山寨三,以為退守計。”

明史:“將建三寨于山,以待潰卒。”

三朝:臣遂無以應。

明史:在晉無以難。

但是,《明史》在轉述過程中有明顯的改動,其中掐頭去尾、添油加醋、偷樑換柱應有盡有。

首先,御用文人們杜撰出王在晉要用八萬人守山海關,而且還有新兵,這一手估計是為孫閣老考慮,因為稍微再深一些的破綻,孫大人可能就瞧不出來了。

其次,他們省略去王經略坦然相告的內容,這是必須得,試想你王同學要這麼精明強幹,那孫老師又該怎麼辦?

最後,孫大人是肯定不能被問得啞口無言的,要啞口無言的也必須是王同學,所以他們把孫承宗所說的“臣遂無以應”直接篡改成了“在晉無以難”。

經過御用文人這麼一番“編修”,全文意思和孫承宗奏章內容便有了天壤之別。

其實,《三朝遼事實錄》史學價值有多高,在這裡作為依據恰當與否,那都是學術問題,但是既然《明史》取用了《三朝遼事實錄》的內容作為寫史的依據,那就不應該在史文中又大加篡改,這種行徑實在太過低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