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明乘修葺寧遠,不肯罷兵,遂往徵寧遠。’”'4'
以上史料證實了努爾哈赤“往徵寧遠”是來找人算賬的,而他所要找的人正是偷襲耀州、不肯罷兵之人,也就是孫閣老和馬總兵二位,這純屬冤有頭債有主的典型,天經地義、亙古不變。
不過,當時這二位都被撤了職,但努爾哈赤不一定知道,他認的死理是明軍於幾個月前偷襲了耀州,依照他的火爆脾氣,必然是要來回擊一下的,否則實在咽不下那口氣,不論現在領頭的是誰。
可《明史》卻說,努爾哈赤是因為得知孫閣老、馬大帥都下課,所以才來惹事兒。
明史載:“我大清知經略易與,六年正月舉大軍西渡遼河,二十三日抵寧遠。”'5'
這個說法很乖巧,表面上敘述很平淡,但實際上卻隱藏了兩層含義。一是努爾哈赤可能害怕孫閣老、馬總兵一干柳河之役的手下敗將,要不怎麼等人家走了您老才敢來“往徵寧遠”呢?而另一層則是在暗示,高經略太廢柴了,所以努爾哈赤等到“經略易與”就來襲擊,典型的柿子總是挑軟的捏。
同意此說法的大能有三位:
當年明月:“一個卓越的戰略家,從不會輕易冒險,努爾哈赤符合這個條件,他知道孫承宗的可怕,所以從不敢惹此人,但是現在孫承宗走了。”'6'
閻會長:“善於待機而動的努爾哈赤,曾值熊廷弼下臺之機,奪佔沈、遼;這次又得到孫承宗罷去、高第撤軍向關內、寧遠孤守的哨報,決定兵鋒直指寧遠城。”'7'
金大俠:“滿清看出了明朝的虛實,知道高經略無用,袁崇煥無人支援,於天啟六年(一六二六)正月大舉渡遼河攻寧遠,兵十三萬(在這幾年中,清軍的實力已擴充了一倍),號稱二十萬。”'8'
要說那幫御用文人寫這段史文的時候,還是真花了心思的,幾個字的閒筆(我大清知經略易與),就把孫閣老、馬大帥給捧上了天,把高經略作踐成了廢柴。如此說來,此處的忽悠還是很出色的,只可惜稍加考據就不攻自破了(因為有先前皇太極的證詞),而三位大能的說法也是錯漏百出。
首先,要讓努爾哈赤去害怕一幫手下敗將,那是怎麼說也說不通的,所以明月大能所謂努爾哈赤“知道孫承宗的可怕,所以從不敢惹此人”就很讓人無語。
其次,努爾哈赤確實是在熊廷弼不在任時奪取了瀋陽、遼陽,但卻也是在熊大人任職期間,奪取了廣寧以及整個遼東,所以閻會長那樣的類比非常的蹩腳。
再次,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前夕獲得的“哨報”內容如下:
“有前鋒至西平堡,捉哨探問之;告曰:大明兵右屯衛一千,大淩河五百,錦州三千,以外人民,隨處而居”'9'
這個“哨報”證實了當時寧遠已經處於“孤守”狀態的說法是瞎編的,因為寧遠之前的城池都還有軍民,且隨處而居,根本沒有撤退的跡象。
第四,後金確實看出了明朝的虛實,只不過並非是高經略無用,而是孫閣老和馬大帥的隊伍不堪一擊(因為有柳河之敗)。
最後,努爾哈赤雖然是以十三副盔甲起兵,但寧遠大戰之時,他手下絕對沒有十三萬軍隊。原因有二,一他不會撒豆成兵;二是因為後金的八旗制度下,要達到十三萬軍隊,是不太可能的。
後金的八旗制度,管理的是男丁人數,一旗五固山,一固山五牛錄,一牛錄300人,每個旗湊足了也就7500人(5 X 5 X300=7500人),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