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下向他磕頭。 這個蔡蓬頭居然拂袖而去,袖子一甩進山門去了,王陽明趕 快站起來,跟他走進道觀大殿。
道家的大殿供的是“三清”,是太上老君的一氣化三清, 據說太上老君就是老子搖身一變變出來的一這些宗教的事 情,事出有因,查無實據。這個三清是“上清、太清、玉 清”,如果我們做比較宗教研究,這有可能是從佛家來的。 佛教大廟子的正殿供的三尊佛,代表了 “法、報、化”三 身;如果我們用道家的觀念來講就是“精、氣、神”一 “精”是“化身”,生生不已;“神”是“法身”;“氣”是 “報身”。
這個蔡蓬頭當時走進大殿,在“三清”前面一站,不理 這個王陽明。王陽明一上大殿,又跪下來磕頭,蔡蓬頭又拂
I 16 I 一
袖而去,向後面上了一個假山上的亭子,王陽明跟到亭子 上,又磕頭。蔡蓬頭回頭看看他,對他說,你呀!前庭後堂 拜了我三次,“禮雖隆”,你這個禮貌很隆重了,“終不離官 氣”,他說你不能修道,功名還有份,將來官做得大,事
業好。
我們讀書看道書,看到這個地方不要輕易放過去。一個 人的習氣是很難變的,修道的人自然有修道人的習氣。這一 點我們講兩句古人的詩,大家聽了不要灰心。古人說“此身 未有神仙骨”,這個身體上沒有神仙的骨格,“縱遇真仙莫浪 求”,就是看到神仙你也不必拜了,方法懂了也不能成功。 可見仙佛是生來就有種子的。“莫浪求”就是不要亂求,你 求了有什麼用?王陽明雖前庭後堂三拜緊跟,蔡蓬頭接著掉 頭又走,王陽明又在後面跟,但卻找不到人了。
我們再看漢武帝,這些歷史上的大人物和英雄,尤其是 中國帝王、名士都喜歡學神仙,其實就是人性心中慾望的擴 充。一個人到了事業地位的最高處,一切都滿足以後,唯一 要求的是如何能不死。所以秦始皇、漢武帝都求神仙之術。 漢武帝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雄才大略,這個稱譽,他 當之無愧。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一個政治環境很複雜 的情形下,登基做了幾十年皇帝,開創了一個盛世,真不容 易。可是到了晚年就喜歡學神仙,他求神仙花的本錢太多 了,甚至把自己的公主都嫁給一個騙子道士。像這樣荒唐的 事情,他都幹得出來,明知道做了錯事還不承認,後來不能 自圓其說。
漢武帝旁邊有兩個大臣,一個是汲黯,一個是東方朔。 漢武帝是何等難伺候的帝王,在他左右的人講話就很難了, 高明的意見很難提出來,因為他太螅�髁恕5�俏頤強蠢�∈罰�何淶塾行磯啻我蛭�腥朔噶舜蟠恚�鴕�比耍�齔“凇∑降畝際嵌�剿貳4巳俗ɑ崴敵�埃��何鞫壕桶押何淶鄱骸⌒α耍�緩笫慮榫妥靼樟恕K�匝芯孔鋈說牡覽恚��嗔粢狻〉蘭業木�瘛@獻擁幕啊扒�蛉�保�患�慮樽咧畢哂惺焙頡∈遣恍械摹R桓雋斕季齠ǖ氖攏�髦��譴淼模�裘魎稻霾摺∮形侍猓�薔馱懍耍∪聳怯懈魴緣模�窶獻櫻∧闥滌形侍猓�∥移��桑∷�嶽獻鈾怠扒�蛉�保��桓鐾洌�飧鍪慮榫汀≡猜�恕6�剿紛叩氖喬�叩穆罰��院何淶叟鏨蝦芏嗟奈省√猓��剿芬煥矗���推鵒俗饔茫�汛砦缶齠ㄅぷ��礎�
漢武帝身旁另一個重要人物是走直線的汲黯。我們大概 可以想象這個人臉應該是方方的,一天到晚不帶笑容,講話 是仁義道德,連漢武帝都怕他。漢武帝當時見那些大將軍、 “總司令”,常常很隨便,跟他的祖父漢高祖一樣,在宮女幫 他洗腳時也叫大臣進來報告,很不禮貌。但是漢武帝聽到汲 黯一來,趕快更衣戴帽才敢見他。我們現在的年輕人讀歷史 要注意,一個人自己的人品、人格養成到真正高尚正直的時 候,任誰都要尊敬他的。連漢武帝這麼一個嚴君,對於大臣 要殺就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