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3章 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而民毒苦之甚深。

在古典時代沒有火車這玩意,邊境郡縣上繳賦稅絕大部分空耗在運輸途中,這樣地方沒有錢糧治理,要是再遇到天災人禍,整個國家只會不斷陷入空耗,最後只能選擇棄地扔給外族胡人。

殷無咎和殷天驕父子兩人認為適當分封藩王才是長遠出路,恰逢門下左侍中賈耽正好就是賈誼的後代子孫,他極力贊同在邊境地區設立藩王,眾建諸侯形成籬藩,再把藩王們分為內藩和外藩。

以皇族子弟為藩王則為內藩。

以異姓子弟為藩王則為外藩。

例如南詔國、蘇毗國、象雄國、沙陀國等藩屬國皆為外藩。

為了避免內藩諸王日後威脅朝廷,賈耽回顧歷史列舉事實,分析藩王們的隱患,他認為諸侯藩王的叛亂並不取決於是疏是親,而是取決於他們力量的強弱。

賈耽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為方針,強調分封更多藩王,從而分散削弱他們的力量,這樣便可消除藩王們造反的隱患。

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最早出自賈誼,他是西漢時期孝文皇帝的博士,強調在原有諸侯王的封地上分封更多的諸侯,從而分散削弱他們的力量,這樣諸侯王的封地一代一代分割下去,愈分愈少直到地盡而止。

西漢時期的削藩策論基本都離不開賈誼的主張,哪怕是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這也只不過是賈誼的主張之一。

偉人更是評價賈誼的《治安策》乃是西漢時期最好的政論,全文切中當時事理。

賈誼確實有王佐之才,可他沒有實際政務處理經驗,再加上自己只是一個年輕的政治家,故而漢文帝也不敢全盤照搬,他需要照顧到功臣集團的情緒。

彼時功臣集團向漢文帝指控賈誼居心叵測,說他試圖挑撥君臣關係。

漢文帝為了保護賈誼,避免更大的衝突,只能決定把他貶到長沙國擔任太傅。

雖然賈誼生不逢時遇到漢文帝,但是考慮到西漢初期功臣集團的強大勢力,估計無論是誰做皇帝也不得不做出妥協,藉此來維護國家穩定。

殷天驕對於賈誼英年早逝感到遺憾,他非常理解漢文帝的無奈。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全面推行郡縣制,然而大漢王朝前七十年都是實行郡國兩制並行,直到最後才逐步變成郡縣制,而這中間耗費長達百年時間,這才建立起一套由上而下的官僚制度。

強如漢文帝這種千古明君在大勢面前,他同樣需要選擇妥協和退讓。

滅國只需要武力。

治國不僅需要武力,還要有高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