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你要逼我?庾明有些怏怏不快了,哪有你這麼當副職的?!簡直是逼宮一般。
㊣第217章 … ~“北方重化”的一處懸念~㊣
庾明沒有把“北方重化”這一攤子交給龔歆,不是攬權,更不是對龔歆不放心。他這個人當官一直主張超脫、放權。即使是“北方重化”這個大企業,他當初也想交給龔歆分管。只是,當他向省委書記彙報時,省委書記還是主張讓他主管“北方重化”;所以,他就尊重了省委書記的意見,儘管如此,他也想,遲早得把它交到龔歆手裡。
但是,現在龔歆主動請纓了,他為什麼不送個順水人情,將“北方重化”痛痛快快地交給龔歆,卻還要拖延一下呢?
這,主要是,“北方重化”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至今還留著一個懸念……
他是想等待這個懸念有了結果,再處理分工問題不遲。
這個懸念,是由一套引進的裝置引起的:
當庾明就任省長,離開“北方重化”時,礦山機械廠的訂單出現了日益減少的跡象。為了保持舊市場份額,開闢佔領月收入市場,他指示老金對產品進行更新換代。老金也早就意識到了企業產品老化的危險,立刻組織技術人員去了歐洲,尋找商機。到了德國,他們參觀、考察了對方的礦山機械製造企業,決定引進一套先進洋裝置。當時,這套洋裝置有兩個型號,一種是經過測試和使用過的舊型號裝置,一套是未經測試和使用過的新型號裝置。引進舊型號裝置安全,買回來就可以使用,基本上無風險,但是其技術含量不高;引進新型號裝置固然有較高的技術含量,但是買回來要經過消化、除錯才能使用,要承擔一定的技術風險;老金覺得新型號的洋裝置符合新技術發展潮流,為企業長遠發展打算,就想引進新型號的洋裝置,為此,他還從德國給庾明打了個電話,請示他的意見。庾明覺得機械行業競爭激烈,引進裝置當然是越新越好。就同意引進這套新型號洋裝置,為了節省外匯,他還特別指示:只引進主機。配套裝置由國內製造。老金照辦了。但是,這套裝置運抵國內後,它的主機與國產的配套裝置卻聯結不上。因此,礦山機械廠就沒敢貿然試車。這一拖延,怪事兒就出現了,有人往紀委舉報,說是老金受賄,引進了外國的一套廢舊裝置,至今不敢試車。為這,省紀律檢查委員會還派人查了幾天,弄得老金灰溜溜的。他幾次向德國公司交涉,也沒有交涉出什麼結果來。後來,還是楊總裁心細。他派人到德國尋找這套洋裝置的技術人員瞭解情況,想請他們來中國解決技術問題。沒想到,在尋找這設計人員時竟發現有咱們中國薊原人。這不,楊總裁就以高薪相許,開始了說服動員工作,想動員他們回國,幫助解決這套裝置的技術難點。
現在,這件事兒不知道做得怎麼樣了?
萬一人家不回國,引進的裝置不能試車執行,那豈不是買了一堆廢鐵?“北方重化”還不得出大亂子?
想到這些,他就有些擔心。他想,等這件事兒有了結果,他再把企業交給龔歆不遲。
但是,他看到龔歆躍躍欲試、心急如焚的態度,就有了一種感覺:這個龔歆,是不是已經盯上這個“北方重化”?
要是這樣,會出現什麼麻煩呢?
礦山機械廠引進的這套裝置,確實是德國公司最新的研製成果。在研製這項新成果的技術隊伍裡,不僅設計隊伍裡有中國人,就連製造隊伍裡也有中國人。而這中國人並不是別人,他們就是礦山機械廠棄之不用、被迫下崗的一位優秀的車間主任,全國勞動模範李金鑄。
李金鑄和他的家族在礦山機械廠都是有極特殊地位的人物。
他的父親李鐵民,是解放前的赴德留學生,專攻機械設計。回國後,被聘任為礦山機械廠總工程師,後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