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3部分

革命,成為黨的地下工作者。解放前夕,國共交戰,解放軍要奪取礦山機械廠,以支援前線軍需;國民黨部隊則要極力想保住礦山機械廠,雙方激戰,李鐵民犧牲在保衛礦山機械廠的戰鬥中。薊原解放後,李鐵民的妻子擔任了廠黨委書記,繼承了丈夫的事業。她的兒子李金鑄也十分優秀,進廠後勤奮學習,刻苦鑽研,常常搞一些小革新、小發明,不到30歲就被提拔為車間主任,而且被市總工會申報為全國勞動模範。

這樣一個優秀的基層幹部,本來是有希望繼承父母事業,當上礦山機械廠廠長的。但是,因為企業改制,企業法人代表要面對社會,公開招標。李金鑄就不可避免地參與到了一場激烈的競爭中。而他的競爭對手不是別人,正是他母親當廠黨委書記時開除的那個調戲女工的流氓──孫水侯。

孫水候原是這廠子的車工,因為與漂亮的女徒工談戀愛,並想趁夜班之際強行與人家發生性關係,被人發現,就當作流氓被開除了。開除出廠後,他靠搗賣礦山機械配件發了大財,身上揣了十幾個億,聽說礦山機械廠招標,就前來競聘,夢想東山再起。競聘演說之後,職工代表大會贊成李金鑄的票數雖然不少,但是他的勞模政治優勢總趕不上孫水侯的“銀彈”時髦,最終,敗在了孫水侯手下。而孫水侯上臺之後,第一個下崗的人就是李金鑄。

當時,不少下崗工人為了生計,選擇了蹬三輪車、當力工,或者去幹小商小販,李金鑄覺得自己幹那種事有辱家門,只好呆在家裡,坐吃老母親的離休金。時間長了,覺得坐吃山空不是個長久之計,就向親戚朋友東借西湊,跑到德國投奔在那兒讀博士後的兒子李英傑。

說起這個李英傑,倒是將門出虎子的好小夥兒,他大學畢業後,考取了留學德國的博士生,學業結束後正在一家德國公司實習,公司的總工程師欣賞他的才幹,讓他參加了新型號重化機械裝置的研製工作。看到爸爸懷揣一身好技術前來投奔他,就介紹他到自己所在的這家公司的製造廠當了工人。李金鑄紮實肯幹,在洋人工廠裡也拿出了中國勞模的奉獻精神,還成功地搞了幾次工藝技術革新,被外國老闆看中,幾次提出要與他簽訂勞動合同,但是,李金鑄對送上嘴的洋飯碗並不感興趣。他人在國外,心在國內,總是掛念著薊原礦山機械廠那檔子事兒。尤其是想到自己這個多年的勞動模範竟敗在了一個被開除了的流氓手下,他更是心不甘,總想有朝一日殺回廠內,重整旗鼓,與那個孫水侯較量一番。幸好,老天不負有心人。這次礦山機械工廠洋裝置測試出現了故障,需要他和兒子前去排除,他覺得機會來了。多次動員兒子同他一起回國;但是,兒子李英傑敬重恩師栽培,還想在恩師指導下再出些研究成果,就不想貿然離開。尤其是前些日子,研製新型號裝置的秘密圖紙意外地丟失了一套,總工程師急得四處尋找,最近,為了尋圖,竟跑到美國去了。總工程師告訴他,如果這套圖紙找不回來,他們就得重新設計一套新圖紙。所以,爸爸怎麼動員,他也不敢離開。

“唉,真是兒子大了不由娘啊!”這一次,李鑄才知道,一個人權威是有限度的。過去這個聽話的乖兒子,轉眼間就不把他放到眼裡了!

這一天,李金鑄幹完了自己的活,腳步不知不覺地又走向了那個外國人試製新型號裝置的保密車間。

一臺臺巨型裝置,錯落有致地排列在闊大的廠房裡。空中,十幾臺天車已經歇息,規規矩矩地停靠在高高的天棚上。地上,備料擺佈有致,半成品按序排放。雖然車間裡空無一人,流水線上的機器人焊機依然按照操作程式,忙碌地焊接著罐體的結合部分……

現代化流水生產線的神秘與氣勢,就像一件傑出的藝術品,會令親臨現場的人們處於一種美的感動之中。

()

李金鑄每一次走進這個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