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自棄的方式,他的眼睛看向楊廷和,很希望楊廷和有個意見,只要楊廷和支援,肯將這吏治大權轉給自己,那麼他毛紀明日就將風光無比。
楊廷和也是愕然,王鰲的表現一直都表現出了他獨特的性格,放狠話的時候,楊廷和見得多,可是自暴自棄的時候卻不常見,楊廷和對王鰲這個人極為了解,或許這位王學士表面上是個快言快語的人,可是心機之深,怕也不在他之下。
問題是,王鰲為何撂擔子?難道真是感覺到路政局和天子有關,索性想要金蟬脫殼,以免一邊得罪了天子,一面又在內閣中被孤立,兩面受敵?
這對楊廷和來說也是天賜良機,正好趁機收回他的大權,削弱王鰲的實力。
……………………………………………………………………………………
不知道是不是大家手裡已經沒有票了,顯然今天沒有昨天那麼給力了,明天還有一天,老虎不得不繼續求票,同志們,支援老虎啊!(未完待續。。)
第三百八十三章:整人
楊廷和立即有了決定,笑吟吟的道:“若是王宮甩手不幹,可是整肅吏治卻不能停頓,不妨這樣,王宮年紀老邁,歇一歇也好,這樣的小事,就交給維之來做,維之畢竟是戶部尚書,此前整肅的就是戶部,這是他的本份,如何?”
楊廷和毫不猶豫的在王鰲的背後插上了一刀,他可不管王鰲只是一時氣話還是什麼,反正話是王鰲說的,他立即就給王鰲搬來了梯子,現在想反悔食言也不成。更何況王鰲現在已經遭人抨擊,若是此時王鰲不肯就範,真要硬碰起來,也肯定是這位‘恩師’吃虧。
當然,王鰲要做甩手掌櫃,到底是虛情假意又或者真正是這樣的心思,卻難以猜測,不過楊廷和沒有興趣猜測,他已經不耐煩了,王鰲的種種跡象,已經將自己取而代之的可能,他不能容忍這樣的事發生。
毛紀聞言大喜,一旦接手了整肅吏治,那麼他毛紀立即就成為這天下最炙手可熱的人物之一,所有人都免不了看他的臉色行事,因為這個時候,他已經有了摘取烏紗帽的本錢。
毛紀忙道:“為王公分憂也不是不可以,不過我是末學後進,就怕有些不精的地方,還要請王公指正。”這就是生米煮成熟飯,表面上是客套,實則是製造事實。
王鰲眉毛一挑,倒也沒有翻臉,只是道:“指正不敢當,老夫老了,有一句啊說的好,叫長江後浪推前浪。這話,果然沒有錯。”
後頭一句話王鰲沒有說:前浪死在沙灘上。這話裡的諷刺意味十足。卻又表現出來了王鰲的無奈。
毛紀卻理會不了這麼多,反正差事到手。也沒心情去管王鰲想什麼。
一場閉門的會議,最後在楊廷和的施壓和毛紀的咄咄逼人之下終於落下了帷幕。若是不出意外,王鰲此次之後,應當徹底的退出了大明朝的決策圈,一個名存實亡的吏部侍郎,一個已經被排擠到了一邊的內閣學生,已經翻不起多大的浪了。
而最為受益的自然就是毛紀,毛紀一舉拿下吏治大權,頃刻間成為新星。縱觀古今,權勢者無非是人事和財物,管吏治就是管人事,再加上他擔了一個戶部尚書,憑著人事大權重新掌握戶部,這大明朝的錢袋子也已經落入了他的手裡。
只是這一次,毛紀沒有得意,他當然深知,自己得來這個和楊公不無關係。人家捧你,你才有機會,若是太過猖狂,人家照樣踩的死你。王鰲之所以棘手。不在於王鰲掌握了多少權利,而在於王鰲和楊廷和之前的關係,他毛紀算什麼。自然還是小心些的好。
因此毛紀依舊還是每日清早到內閣來,早晚兩次請教楊廷和。這吏治怎麼肅清,戶部怎麼維繫。事無鉅細,都向楊廷和稟告,比之從前更加殷情了幾分。
楊廷和卻一心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