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3部分

票,對這些都做出了一副漠不關心狀,不過毛紀卻是深知,人家要的,是一個態度,怎麼操作是你的事,可是原則的問題一旦放鬆,就可能有翻船的危險。

毛紀此時此刻,已經開始風光無限起來,他先是到了吏部,交割了王鰲的差事,隨即召集了上下官吏,直接下達了第一個命令,所有案情,盡皆發還重審。

理由是現成的,這是避免冤案。當然是針對坊間的一些流言,不過有些人卻知道,毛紀直接推翻了王鰲的案子,而一旦重審,沒出什麼么蛾子倒也罷了,一旦出現了冤案,卻讓王學士的臉皮怎麼擱?

毛紀幾乎巴不得告訴天下人,他和王鰲不是一路人,藉著眼下這個大案,大家想要潑髒水就死命的潑吧。

顯然人的下限是無窮的,人只要不要了臉皮,這世上還有什麼事能難得倒。毛紀的態度出來,永遠都不缺少不要臉的人,所有的犯官此刻全部翻供,一口咬定這是逼供的結果,所有證物都多有不實,便是一些吏部辦案的官吏也跳出來,說在辦案的過程中,確實遭受了很大的‘壓力’。

壓力這個詞兒,很容易讓人浮想聯翩,壓力從哪兒來的?是誰給的壓力?

結果不言自明。

之後的許多犯官,見有了人支援,自然變得明目張膽起來,底氣十足,連待遇也好了不少,從一開始的下獄,之後則是軟禁,甚至還有人直接徹查出來人證物證不足,又重新的起復上任。

平反的官員們自然對毛紀感激涕零,更是大聲的鼓譟起來,免不了要消遣王鰲幾句。

眼看著就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而這時候,毛紀的目光終於落在了路政局上頭。

很顯然,對路政局,毛紀虎視眈眈了太久,這半個多月來他一直沒有閒著,早已讓人旁敲側擊,在蒐集路政局的證據。

如今火候差不多,天時地利人和都已經站在了毛紀一邊,毛紀終於忍耐不住了。

是該見個分曉了!

拿下了路政局,他的聲望將如日中天,更重要得是,剷除了徐家父子,也了卻了他一塊心病。

只要路政局出了問題,那麼滿朝文武對宮裡就形成了逼宮的結局,到時候,他就是士林的領袖,是百官之首。

坐在堂上,毛紀有一搭沒一搭的看著手裡的奏報,顯得還有一點不太滿意,他皺起眉來,呵斥下頭的差役道:“讓你們細查,你們就查出了這麼點兒東西?”

“大人,這路政局畢竟隸屬錦衣衛,裡頭的人,也多是徐家父子的爪牙心腹,小人們每日蹲守,四處打探,能打探到的訊息就只有這麼多。”

毛紀還覺得不滿,不過這時候說再說也是無用,便道:“你說上個月,有一筆銀子送去了天津?這筆天津的銀子,到底去的是天津哪個地方,一點音訊都沒有嗎?”

差役小心翼翼得道:“其實大人下函天津兵備道衙門,想必會有點眉目。”

毛紀卻是冷哼一聲,不做理會。

他當然曉得下函給兵備道衙門,事情就能水落石出,可問題在於,這中途所費的時間太多,現在已經打草驚蛇,徐家父子難道就不會早做準備?若是趁著這個時間做好了應對之策,反而會更麻煩。

他的時間已經不多,眼下就是最佳的時機,若是這個時候還糾纏細節,很容易生變。

想了想之後,毛紀再無疑慮,道:“不過有這些倒也足夠了,這筆銀子姓徐的若是不說清楚,也別想矇混過關,你去請王大人來。”

差役連忙去了,這王大人,便是吏部清吏司主事王康,吏部有四個清吏司,至於其他禮部、戶部也都有這個下屬衙門,往往這個衙門,在部裡都有很高的權柄,王抗乃是文選清吏司主事,但凡衙門裡沾了個文字,意義自然不同,因此這位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