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寵秦國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賓客而不立朝,秦國之所以收君者,豈其微哉?亡可翹足而待。”商君弗從。
後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吏捕商君。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昂而破魏師,弗受。商君欲之他國。魏人曰:“商君,秦之賊。秦強而賊入魏,弗歸,不可。”遂內秦。商君既復入秦,走商邑,與其徒屬發邑兵北出擊鄭。秦發兵攻商君,殺之於鄭黽池。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君之家。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幹孝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將昂,不師趙良之言,亦足發明商君之少恩矣。餘嘗讀商君開塞耕戰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卒受惡名於秦,有以也夫!
《史記·商君列傳》翻譯如下:
商君是衛國公室的庶出公子,名叫鞅,姓公孫,他的祖先原本姓姬。商鞅年少時喜好刑名之學,侍奉魏國相國公叔痤任中庶子。公叔痤知道他有才能,還沒來得及向魏王推薦。適逢公叔痤生病,魏惠王親自前往探望病情,說:“公叔您的病倘若有個三長兩短,國家該怎麼辦呢?”公叔痤說:“我的中庶子公孫鞅,年紀雖輕,卻有奇才,希望大王能把國政交給他治理。”魏惠王聽後沉默不語。當魏惠王將要離開時,公叔痤屏退左右隨侍人員說:“大王如果不任用公孫鞅,就一定要殺掉他,別讓他離開魏國。”魏惠王答應後離去。公叔痤召見商鞅道歉說:“剛才大王詢問能夠出任國相的人,我推薦了你,看大王的神情不會同意我的建議。我應當先忠於君後考慮臣的立場,因而勸大王假如不任用公孫鞅,就該殺掉他。大王答應了我。你趕快離開吧,不然將被擒獲。”商鞅說:“大王既然不能聽您的話任用我,又怎麼能聽您的話來殺我呢?”最終沒有離開魏國。惠王離開後,對左右近臣說:“公叔痤病得很厲害,真讓人傷心啊,他想要我把國政交給公孫鞅掌管,難道不是糊塗了嗎?”
公叔痤死後,公孫鞅聽說秦孝公在國中下令尋求賢才,準備重建秦穆公時代的霸業,向東收復被侵佔的土地,於是他就西行進入秦國,透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來求見孝公。秦孝公接見了商鞅,交談了很久,但秦孝公常常打瞌睡,沒有聽進去。談完後秦孝公對景監發怒說:“你的客人是個狂妄之徒,怎麼能任用呢!”景監因此責備商鞅。商鞅說:“我用五帝之道勸說孝公,他的心思不能領悟。”過了五天,商鞅再次求見秦孝公。商鞅又一次見到孝公,這次說得比上次更多,但還是不合秦孝公的心意。談完後秦孝公又責備景監,景監也責備商鞅。商鞅說:“我用三王之道勸說孝公,而他聽不進去。請讓我再一次見孝公。”商鞅第三次見到孝公,孝公對他很友好但還是沒有任用他。談完後秦孝公對景監說:“你的客人不錯,可以和他交談了。”商鞅說:“我用霸道之術勸說孝公,他的心意想要採用了。如果再召見我,我知道該說什麼了。”
商鞅又一次見到了秦孝公。孝公與他交談,不知不覺地在墊席上向前移動膝蓋。談了好幾天都不覺得厭倦。景監說:“你用什麼打動了我們的國君?我們國君高興極了。”商鞅說:“我用五帝、三王之道勸說國君,可是他說:‘那太久遠了,我不能等。況且賢明的君主,誰不希望自己在位的時候名揚天下,怎麼能默默無聞地等上幾十年、幾百年才成就帝王大業呢?’所以我就用富國強兵的辦法勸說他,他才特別高興。但是,這樣也就不能與殷、周的德行相媲美了。”
秦孝公任用商鞅後,商鞅想要變法,又擔心天下人議論自己。商鞅說:“行動猶豫不決就不會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