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發展水利還是相對容易的。
從大禹治水算起來,我華夏先民發展水利工程已經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華夏是真不缺發展水利的人才和技術儲備。
華夏一直缺的不過是組織水利工程建設的國家力量罷了。
而黃巢的政權最大的優勢恰恰就是組織能力。
黃巢的政權是從組織性最強的工業生產起家的,所以黃巢的官員梯隊裡排滿了擅長組織工程和生產的建設型人才。
其中唐朝大臣、水利專家,醫學家孟詵之曾孫孟府。
孟府是孟簡的兒子,德州平昌縣(今山東省臨邑縣)人。
唐朝時期,長江自鎮江以下江寬水深,風大浪高,糧航行承受極大風險,以致糧船大多由南運河至潤洲(今鎮江)過江至對岸六圩入北運河北上。
但由於奔牛以上河段地勢高昂,一遇枯水,航船堵塞,交通極為不便。
孟簡到任後,瞭解到這一情況,作了實地考察,同時瞭解到由於武進西北無通江大河,加上地勢高昂,灌溉困難,農業作物收穫無保障,農民苦不堪言。
元和八年(813年),孟簡徵集常州郡內及附近的民工15萬人,對北自河莊(今孟河城)附近長江岸起,南至奔牛附近萬緣橋京杭大運河岸一線中間的舊河道進行貫通拓浚。
工程期間,孟簡親赴河岸監察。
,!
河成,長四十一里,滾滾江水從此直達南注,入大運河,河水灌溉了四千餘頃土地,提高了作物產量,農民溫飽有了保障。
同時,漕糧船隻亦可經由此入江,沿揚中大沙洲內側夾江西航至潤州附近過江入北運河,分流了漕運。
後人為紀念孟簡的功績,因而把新開通的河道稱為“孟河”,千百年來一直沿用。
而孟府則於828年就加入了金龍學院,成為了學院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水利。
黃巢主政河南道期間,他主持了溝通南北水系,連通東海渤海的膠萊運河。
這條運河是南北雙流、河海相連的海道。
南膠萊河自今日濰坊高密市和青島平度市交界處的姚家村以東豐收溝口為分水嶺。
先東而東南後南,至膠州市前店口注入大沽河,再沿大沽河注入膠州灣入海,全長約30千米;
北膠萊河則自豐收溝向西而西北後北,至萊州市海倉口注入萊州灣入海,全長約100千米。
這條運河的修通使得大運河山東段的水道無需繞道洛陽,可以直接由海入河,直通長安。
膠萊運河挖通之後,孟府又提出把元明兩代才開通的通惠河和會通河開鑿出來。
會通河北起臨清(須城),南至東平路須城縣的安山,全長二百五十多里,把河北三鎮和河南道聯絡了起來。
通惠河位於今北京市東部和朝陽區。
它起自昌平縣白浮村神山泉,經甕山泊(昆明湖),至積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門(崇文門)外向東,在朝陽區楊閘村向東南折,流經通州高麗莊入潞河(北運河)。
把大運河延伸到了北方地區的戰略中心幽州,可以使得中國對北方地區的控制得到了大大加強。
:()重生唐末之禍亂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