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至耳順之年的潘璋,到底是赤壁之戰前就已跟隨在孫權身邊的老人。
聞聽陸遜所言,他已有所悟,接著笑問道:
“都督可是想效仿當年赤壁之戰,欲借風勢,以火攻之?”
陸遜嘴角微微上揚,看向潘璋道:“不愧是老將軍,一眼便看穿了本督的心思。”
“不錯,本督正是要借那東北風,以火勢擾之,再領兵破寨。”
嚴世蕃眼珠子一轉,上前問道:“大都督,何謂以火勢擾之?”
陸遜抬手示意眾人靠近,望著遠處的南郡大營,侃侃而談:
“你們看,這南郡大營雖壁壘森嚴,但諸葛亮為了修築這營寨,大量使用木樁木條,這些皆是絕佳的引火之物。”
“待東北風到來,我們在順風方向多備浸滿油脂的柴草、硫磺等易燃之物,堆成數座‘火塔’。”
陸遜又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簡單勾勒出佈局,邊畫邊解釋:
“到時候,只需點燃這些‘火塔’,風助火勢,火借風威,那熊熊烈火便會如猛獸般撲向南郡大營,漢軍見狀,必然會驚慌失措,忙於救火。”
嚴世蕃心中暗罵,孃的!不愧是江東縱火犯,這喜歡玩火的傳統是根本改不了。
但嚴世蕃還有一點不理解,他又追問道:“都督,可麻諸葛亮早有準備,在營寨四周挖出數條溝通江水的壕溝,我軍借風勢引火至營寨,難以造成焚天大火,而些許小火,蜀軍又可以引壕溝之水澆滅之,無非是多花上一些氣力罷了。”
聞言,陸遜輕笑一聲,成竹在胸道:
“你說的有理,但我們要做的,不是一次兩次的突襲,而是日復一日、不間斷地實施火攻騷擾……”
“過些日子,每日清晨,待風向穩定時,便點火擾之,讓漢軍時刻處於緊張狀態,不斷疲於救火。”
“如此持續一個月,任他們鐵打的身子,也會精疲力竭,士氣低落,而待蜀軍士氣降至冰點,便是我十萬大軍圍營拔寨之時!”
老將潘璋捋了捋鬍鬚,讚歎道:
“大都督此計,當真精妙,持續的火攻,能消耗漢軍的體力、意志,使其士氣低迷,而我軍卻可以不用消耗一兵一卒。”
朱然思索片刻,隨即也附和道:
“不錯,此法甚妙。”
“如此做法可大幅度降低蜀軍的體能和士氣,而我軍又不用消耗一兵一卒。”
“贊同!都督用兵如神,在下佩服!”
……
陸遜見眾人皆無異議,又緩言道:
“如今正值夏末,距東北風來臨還有一些時日,為防諸葛亮看穿我等想法,我軍還是要做做樣子,遣兵攻寨,但只可佯攻,不可強攻,若能引其出城鬥將最好。”
“鬥將?”聽聞此言,潘璋眼中一亮。
潘璋如今已近六十,曾經的他也是東吳一等一的軍中高手,如今多年不曾與人動手,沙場建功,潘璋早已手癢難耐。
陸遜點頭道:“不錯,據本督所知,蜀國三員以勇武著稱的大將,皆不在此處,魏延、薛禮在南陽跟隨蜀國小皇帝,趙雲又在當陽駐守,此時諸葛亮的營寨中,能排得上號的將領,只有那陳到一人。”
潘璋一聽,當即抱拳請命:“大都督,既然如此,就讓老夫做這先鋒,前去蜀軍營寨叫陣,斬殺兩員蜀將,挫一挫蜀軍的銳氣!”
聞言,陸遜面露猶豫之色:“潘老將軍,如今您年事已高,雖說勇武仍在,但長久未曾與人沙場拼鬥,本督實在擔心將軍的安危,萬一將軍有個閃失,叫本督如何向陛下交代?”
潘璋卻不以為然,猛地一跺腳,大聲道:“大都督,莫小瞧了老夫,都督莫非忘了,威震華夏的關羽關雲長七年前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