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越朝堂早年組織人員編寫《武經總要》,後續又不斷的進行增補,意在加強文武將吏的軍事才能培養,每隔三年舉行一次的武舉也極重視策論,但這些僅僅是對中高階將領有所要求。
大越朝廷對中低階將官、軍吏的要求,僅僅限於看得懂旗語信令,能帶所部兵卒編入陣列中進退。
一旦嚴整的陣列被敵軍打散,則往往意味著潰敗的開始。
而當世真正精銳的軍隊,又或者說百戰之師,其基層武吏受教育程度當然不會有多高,但一場接一場的戰事,實際叫他們在戰術層次,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從而擁有獨立統領小股兵馬作戰的能力。
精銳兵馬在作戰之前,只要經過充分的動員與準備,將戰事的意圖與作戰任務傳達到中下層武吏那裡,那他們在相當程度上就不怕被打散,將卒也能在激戰保持良好計程車氣與戰鬥意志,從而保證作戰意圖得到更好的實施。
雖說驍勝、宣武二軍整體上是遠遠達不到這個水準的,但徐懷相信劉衍、陳淵即便與他們被迫分開,還是有足夠的能力統領小股兵馬在晉公山裡機動作戰。
“燒林之事,陳淵率領人馬去做就行,我隨你們出山去!”劉衍說道。
劉衍也有他的傲氣,山谷裡僅三百多西軍殘兵,由陳淵一人統領足以,而他倘若不想劉氏一族成為大越的千古罪人,他又豈能舒舒服服的坐守山中?
更何況只有從晉公山殺出去,才能第一時間知道應州方向的戰況。
“行!”徐懷知道這個節骨眼上,西軍殘兵還是隻認劉家這個招牌,劉衍願意與他們一起行動,遇到潰兵逃卒,能省他們很多口舌。
徐懷此時希望儘可能多的將西翼戰場上的赤扈騎兵吸引過來,這時候當然不會再藏拙,三百人馬統統上馬作戰,但他還是叫朱芝陪同盧雄留在山谷,隨同陳淵率領西軍殘兵行動。
徐懷此時做這麼多,根本的目的還是希望以劉衍、陳淵為首的西軍殘卒能支援王稟出面主持勤王之戰,又或者說在王稟麾下聚攏更多的勤王兵馬,以便在河淮戰事裡,能發揮更大的正面影響。
此時盧雄與朱芝更能代表王稟,徐懷當然要讓他們更多的跟西軍殘兵待在一起。
…………
…………
北地寒冬的日頭非常的單薄,給大地帶不來多少熱量。
正午時還略好一些,過了晡時,天氣就逾發寒冷、滴水成冰。
三百騎桐柏山卒從山谷裡馳出時,大股虜騎還停留在南面的樹林旁休整,僅留兩隊斥候在谷口外逡巡。
看到有大股騎兵從山谷深處馳出,即便赤扈人更希望能將朔州騎兵吸引到南面的開闊地帶,以優勢兵力進行圍殺,但也沒有輕易從谷口撤讓出去的道理?
兩隊虜兵斥候掣出雕弓,從側翼縱馬進逼過來。
“第一都將卒聽我命令,下馬於兩翼結陣,填裝神臂弩!”徐心庵負責統領前軍,勒住馬命令將卒下馬作戰。
雖說徐懷不再掩飾朔州有大股騎兵埋伏在晉公山裡,但他也不可能拿這麼點騎兵,去跟赤扈人在開闊的雪地裡對陣衝殺拼消耗。
他們拼不起這個消耗,沒有這個資格。
而朔州目前最大的優勢還是集中在步卒盾甲兵械上。
即便這三百兵馬操練騎戰有一年時間,大多數人之前也都有一定的騎射基礎,但放棄自身的最大優勢,去跟赤扈人玩無論是玩騎兵對陣衝殺或追逐遊射,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他們沒有資本拼消耗,這個節骨眼上,騎兵還是得當馬步兵使用。
再說他們除非直接撤往朔州,要不然更多要貼住晉公山南麓山地邊緣作戰,進出機動乘馬,遇敵下馬結陣作戰,才是他們此時更為正確的戰術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