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佞幸與寒門:東秦光宗與穆宗時期對門閥勢力的抑制

以中書侍郎濮陽鄧元補之。?

可以看到,光宗時期,朝堂高官幾乎大多數都為門閥人士所壟斷。從這個角度來看,在表面上不難得出兩點結論:一是光宗在位時期門閥勢力依然很強大;二是光宗注重拉攏門閥。

以上這兩點確應予以承認,但考諸現存史料,不難發現,儘管從表面上看,光宗在其在位時期幾乎將朝堂高官壟斷式地授予了門閥人士,但是,光宗卻並非一味地拉攏門閥。相反,出於加強君主專制的需要,光宗雖然在表面上將朝堂高官的位置交給了門閥人士,但其卻在其在位時期,大量任用“佞幸”以掌握機要之職(主要是中書通事舍人與尚書檢校郎),從而實現對尚書檯和中書檯的有力控制。

關於中書通事舍人和尚書檢校郎,《前秦書》記載:

尚書檯,掌出納詔命,佈政四方,為天下之所賴,在宮城之北,號“北臺”。有令,秩六千石;僕射,秩五千石,有左右,不常設,有欲使總領尚書事而位望不足者,受此職;左右丞,中二千石;檢校郎,中千石;郎,中六百石;佐郎,六百石。?

中書檯,掌報呈萬機,草擬詔旨,為四海之樞紐,在宮城之西,號“西臺”。有令,秩六千石;監,秩五千石,不常設,有欲使總領中書事而位望不足者,受此職;侍郎,中二千石;通事舍人,中千石;令史,中六百石;主書,六百石。?

(永弘二年四月)增設中書通事舍人及尚書檢校郎皆為三員。?

似乎中書通事舍人在中書檯中並非品級多麼高的官職。然而,在東秦一朝,中書通事舍人一職儘管品級不高,但卻極為重要,是“機要”之職:

開陽二十年,擢(冉芸)為中書通事舍人。時內外文書之收發,多經中書通事舍人,以是其位雖不顯,而控制機要,人莫敢不重,人言:“寧惹尚書令,不敢犯舍人。”?

初,高帝置中書通事舍人,入直閣內,出宣詔命。凡有陳奏,皆舍人持入,參決於中,樞紐章表,遂為機要,權傾天下。?

初,太宗以尚書事繁,而中書草令錯駁常多,遂置檢校郎,以收中書之令於尚書檯,檢校其文字,蓋印然後送臺,得付六部。以是為詔令所關,遂為機要之臣,位品雖下,而權勢甚重,與中書通事舍人相侔。?

對於這兩個官職,由於其品級不高,在光宗之前,關於尚書檢校郎的任職情況史料闕如,但任職中書通事舍人的情況能找到一些:

開陽二十年,擢(冉芸)為中書通事舍人。?

(開陽)二十二年,擢(劉布)為中書舍人。?

(延昌)四年,(冉濤)遷中書通事舍人。?

可以看到,以上三位中書通事舍人,全部是門閥人士。而在光宗時期,中書通事舍人和尚書檢校郎的具體任職情況只有以下兩條記載:

光宗踐阼,以(柴)蹤為中書通事舍人,加侍中……蹤既有男色,光宗頗幸之,蹤嘗裂痔,以是坊間頗傳帝與蹤有龍陽之事。晉王常以此諫帝,欲使出為大郡太守。光宗嘆曰:“皇叔欲出蹤,不若出朕。”晉王聞此語大愕,以為光宗疑己(注曰:蓋晉王以為光宗所謂“不若出朕”乃憚己而疑之之辭耳),遂不復言。永弘六年病卒,時年四十二……?

光宗舉義,(冰)玉從之。宏長元年,拜尚書檢校郎,加侍中……永慶五年卒,時年六十二。玉在檢校二十餘年,勤勉謹慎,未嘗有失,頗為光宗所重,賞賜鉅厚,資財越於公卿。?

而這二者(柴蹤、冰玉)之間是存在許多相同點的:1.二者皆是光宗在會稽之時就結識的舊臣;2.二者家世都並不顯赫;3.二者都在任職的同時“加侍中”;4.二者在擔任中書通事舍人和尚書檢校郎之後都並未再進行遷轉,甚至晉王親自勸光宗外授柴蹤“大郡太守”(太守二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