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4部分

當然,如此一來北上攻打方城的軍隊就少了,但這正好有利於奚族,突厥人即便想驅使奚族軍隊衝鋒陷陣,無奈奚族兵力少,實力弱,達不到攻擊效果,最終也只能捋起袖子親自上陣,於是奚族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榨取突厥人的力量為己所用。

一番商討之後,在阿會正、馮鴻和李屹等奚王府官員的強烈堅持下,在室得部領孤榆術的附和下,最終決策在武列水兩岸,各自部署三千馬步軍,而這個人數幾乎是奚族大軍的三成兵力左右,這讓處和塬、莫賀湟等奚族強者非常不滿。

用六千人馬保護退路的安全,這固然是奚族高層互相妥協之後的結果,但也隱含分裂的前兆,這其中阿會正及其支持者,還有居住於馬盂山東南麓的室得部,立場保守,消極防禦,而莫賀弗部、木昆部以及契個部的大多數強者,立場激進,積極進攻,決心藉助突厥人力量在中土人立足未穩之前扭轉危局。

午時之後,處和塬率先帶著麾下軍隊急北上,莫賀湟緊隨其後。

契個鶴山與阿會布林也要帶著軍隊跟進。阿會正極力阻撓,百般勸說。之前說好的諸部落大軍抱成一團,緩慢推進,步步為營,但如今矛盾公開化了,木昆部和莫賀弗部不再信任阿會正,置奚王府命令於不顧,擅自行動,各自為戰了。這種局面下,如果契個部也“背棄”阿會正,奚族聯盟事實上也就崩裂了,這個後果太嚴重,這一仗太危險了,稍有不慎就會全軍覆沒。

契個鶴山和阿會布林從大局出,勉強接受了阿會正的勸說,派人急告處和塬和莫賀湟,現在北上進攻軍隊只有一萬多人,必須抱成一團,如果各自為戰,則有被中土人各個擊破之危險,所以請他們不要孤軍深入,今日先行三十里紮營,明日會合後再一起北上。

十月十一,安州,茅溝川。

子夜,李風雲接到斥候急報,奚族大軍於初十下午出動了,正沿著大道北上而來。

凌晨,斥候再報,奚族木昆部、莫賀弗部的控弦先行三十里紮營,而契個部、室得部的軍隊還在武列水兩岸,且沒有連夜行軍的跡象。

午時後,斥候再報,木昆部和莫賀弗部於清晨時分繼續北上,契個部也早早離開了津口,兩支敵軍之間相距三十里。另外,武列水兩岸有大量奚族軍隊留守,從旗號來判斷,保守估計奚族留守兵力大約有上萬人。

李風雲驚訝了,阿會正把上萬軍隊留在武列水兩岸,那他還有多少軍隊北上攻擊?這不是羊入虎口,自尋死路嗎?

。。。

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起

十月十一,下午,總管徐十三指揮八個團的將士,利用路途上的山崗、溪流、樹林等有利地形,設下溝壕、鹿砦、絆馬索等阻擊手段,想方設法延緩奚族木昆部控弦的攻擊速度,雙方屢有接觸,但聯盟軍隊並不纏鬥,射出幾輪箭矢後便佯作不敵,倉惶敗走。。。

黃昏前,木昆部和莫賀弗部的控弦先後進入茅溝川地境,距離聯盟阻擊戰場還剩十餘里,距離方城大約還有六十餘里。

此時,在他們後方三十餘里外,阿會正帶著契個部軍隊正緩緩越過一道蜿蜒起伏的山嶺,而山嶺東部山巒疊嶂,山峰高聳入雲,正是廣袤無際的馬盂山,反之,在山嶺的西部則是一望無際的山丘密林,延伸幾十裡直達索頭水。

“那裡便是大牛嶺。”李屹看到阿會正舉目望向西方,遂驅馬上前,馬鞭遙指,“隔河相望就是摸鬥嶺。”

如今摸鬥嶺在中土人的控制下,由白檀城至方城的大道經摸鬥嶺而過。阿會正遙望西方,顯然是擔心長城內的增援。從接到突厥人南下包圍方城的訊息至今已有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