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3部分

賈環和林千薇對視,忍不住笑出聲,“哈哈,這丫頭。”方才的些許尷尬,消失在風中。賈環輕輕的,將薇薇摟的更緊了些。

…。

賈環人在金陵。雖然是照顧、陪著薇薇是這段時間生活的主基調,但也少不了場面上的應酬和交際。他在金陵熟人比較多。

七月底,方宗師在家中宴請,舉辦文會。賈環參加。用於舉辦文會的後花園中,賓客如雲。名士與名妓雲集。賈環亦見到不少老面孔:中散先生、蕭幼安、魏子和、朱華藏、李良吉、丁昂等人。

文會如同後世的自助酒會。花園中,庭院、走廊、小亭,到處可見高談闊論的讀書人。

賈環雖然不想混中老年圈,但是他以正五品的官職致仕,算是縉紳,而且科舉通關。和一群讀書人一起,完全是給別人帶來壓力。跟在方宗師身邊,執弟子禮。

一群七八人,在花園東側的小亭中暢談。這是今晚文會最核心的圈子。

方望一身閒適的道袍。致仕後,心態悠閒。致力於自己文學理念的推廣。將一名新來的三十多歲的讀書人給賈環介紹道:“這是江南才子袁枚,表字子才。子玉,你應該聽過他的名字。”

第六百九十九章 江南閒居(二)

月色落在小亭中。亭內亭外,都是參加文會的賓客。多半都是讀書人裝束:唐巾、長衫,或者四方平定巾,直裰,或者,幞頭,寬鬆的道袍。

賈環站在小亭內的廊柱邊,方宗師身旁,注目著向他施禮的中年男子,“杭州士子袁枚見過賈探花!”

心裡略有一些尷尬。

袁枚的詩作,他是熟讀的。偶然聽到原作者的名字,還是挺有心理壓力的。不過,顯然此袁枚非彼袁枚。原時空中的袁枚,24歲即高中,授官翰林庶吉士。

但凡科舉通關的讀書人,不會自稱“士子”。

他當然知道此人。薇薇前些日子拿流傳江南的一首名詩笑話他:到底公卿負前盟,榮華情重美人輕。林仙領略情中味,從此人間不再生。薇薇專門說這事,可知她心裡的幽怨。不過,他到底是來江南了。正所謂: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詩作者便是此子。

這首詩語帶諷刺。明顯是嘲諷他的。他心裡要是記這一筆,此人官場前程,就不要想了。嘲諷有風險,說話需謹慎。

賈環略顯冷淡的點點頭,“袁朋友客氣。”沒有給別人寫詩嘲諷了,傳遍江南,他還一臉“很高興認識你”的樣子。這種“大度”的事情,他真做不來。

袁枚三十多歲,長臉,頜下的鬍鬚很長,很漂亮。神情略顯尷尬。他詩寫的一時爽,名氣大增。但現在卻很悲催。因為,賈環突然從京城南下,兌現盟約。他這臉被打的!

賈環到金陵兩個多月,和江南士林、官場都有接觸。天涯到處有逢迎,這絕不是吹牛。他南來的原因,江南士林自是都傳遍。而以賈環如今在士林、文壇的地位,袁枚這些天沒少被人嘲諷。

方宗師捻鬚一笑道:“子玉,子才明年要去京中應試,你可照看一二。”

方望在京城中呆過,對會試前的門道很清楚。士子要揚名,渠道很多。但最快的渠道無疑是找賈環。執京中輿論之牛耳者,非真理報主編,而是賈子玉。

方宗師都開了口,賈環道:“自當依先生所言。”方先生對他幫助良多。這點事情,他即便心中對袁枚的嘲諷詩有些不爽,但還是答應下來。

袁枚適時的拿出一本文集,道:“這是在下歷年來的詩詞文稿,請賈探花斧正。”這相當於是道歉。讀書人,沒有幾個會讓師長之外的人斧正詩詞的。

賈環神情略微緩和些,收下來,道:“我回去看一看。”

袁枚心裡輕輕的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