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臺渡口,十幾條大船正從對岸緩緩靠了過來。碼頭上黑壓壓一大片,足有上千人在列隊等候。這是張長貴和李大壯指揮的34旅一部,至於33旅早已全部渡河,此刻正在南岸展開。
最前面一條大船很快停靠在碼頭上,一名軍官大聲喊道:“以班排為單位依次上船,後面的跟上,動作快點!”
戰士們魚貫而入,迅速跳到了船上。這時,黃河南岸突然傳來了一陣歌聲,聲音大的就跟打雷一樣。岸邊蘆葦叢裡的野鴨子嚇得驚叫一聲,撲稜撲稜全飛跑了。大夥兒面面相覷,不知道南岸發生了什麼事兒。
一個船老大說:“麼事兒!東邊來了一夥兒騎兵,和33旅趙長官是舊識,兩撥人馬正在一起唱歌呢!”
歌聲漸漸清晰起來,戰士們雖然沒過這歌,但也忍不住跟著哼唱。李大壯突然冒出一句,說:“旅座,這歌聲咋這麼耳熟呢?”
張長貴笑道:“聽出來啦?”
“有志新兵爾要謹記,當兵須知守本分,保護國家,愛惜百姓。兵與人民一體生,食民膏,食民脂,爾謹知民間困苦,重勞儉,重品行,不可忘記保護商民”
這首歌是西北軍新兵入伍時唱的《新兵歌》,作為一名西北軍,別的歌可能不一定會,但這首歌是肯定會的。
張佔魁旅長得知97軍派來迎接的33旅和他們一樣同屬西北軍一脈,心情激動。忙親自帶著部隊趕了過來。兩軍會師,總得做點兒什麼吧?眼下馬上就要打仗,而且是場硬仗,再吃吃喝喝就不合適了,趙旅長就建議大家一起唱個歌兒。
沒想到這一唱還唱出感情來了,特別是趙雲祥旅長和張佔魁旅長。他們都是貧苦出身,活不下去了才投奔的西北軍,是西北軍給了他們生路、尊嚴和地位。而且他們在西北軍的那些年,正是馮大帥風光得意的時候,整個西北軍也是蒸蒸日上。一度甚至有一統中國的兆頭。
可惜好景不長。隨著韓復渠的背叛,中原大戰先勝後敗,最後輸得一塌糊塗,瞬間就將西北軍集團打入谷底。而且再也沒有了翻身的機會。眼見大勢已去。有的降了。好比張佔魁,還有的跑了,好比趙雲祥。
西北軍這個團隊還在的時候。大家心裡可能並沒有什麼感恩的念頭,甚至怨恨馮大帥管理太多,吃得不好,沒錢沒女人。可等這個團隊終結之後,大夥兒才想起當年的風光,想起當時的好處來。
趙雲祥和張佔魁都是親身經歷過西北軍的起起落落,見過馮大帥起高樓,也見過樓塌了,所以一回想往事,心情難免激動。兩人唱著唱著,都假裝風沙眯眼,偷偷擦淚。長官如此,下面計程車兵就更不用說了。
騎兵十四旅那個鬍子營長可能是勾起了什麼傷心事兒,突然放聲大哭起來。周邊的戰士們聽著心酸,也跟著抱頭痛哭。
李大壯從船上跳了下來,突然聽到33旅和騎兵第十四旅的將士們在哭,奇道:“剛才不是還鬧騰地挺歡實的麼?這會兒咋又哭起來了!”
旁邊一名軍官打趣道:“就是,多大的人了還哭鼻子,也不嫌丟人!”
張長貴擺擺手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啊!”
看著34旅已經過了河,33旅和騎兵第十四旅也不好意思再放悲聲了。趙雲祥旅長努力擠出一張笑臉,說:“哈哈,真是巧了,竟然有兩位張旅長。來,來,我給二位介紹一下。”
張長貴敬了一個軍禮,又伸出手笑道:“張長官是軍中宿將,我就聽說過了。想當年將軍突襲歸德機場,我還是東北軍的一名小兵呢!”
張佔魁見他說起自己的得意之作,心中非常歡喜,嘴上卻說:“那都是陳年舊事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啊!再說當年都是打內戰,哪裡比得上現在的國戰光榮。貴部屢克強敵,讓張某很是仰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