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貴忙道:“張長官過獎了,如今正是我輩殺敵報國的時候,就讓貴我兩軍攜手共抗強敵吧!”
張佔魁大喜,連聲道:“好,好!”
趙雲祥旅長也偷偷豎起一根大拇指,示意張長貴的統戰工作做得好。97軍擴充得太快,急缺軍官和上過戰場的老兵。騎兵第十四旅恰好滿足這兩個要求,而且他們跟之前的騎兵第四師一樣,過得並不如意,拉過來的希望很大。
就在這時,33旅一名參謀匆匆趕來,對趙旅長說:“旅座,軍部急電!”
趙旅長接過一看,電文中任命趙雲祥為97軍南進支隊司令員,負責統率已經渡河的97各部,其中包括33旅、34旅一部,以及張佔魁的騎兵第十四旅。
軍部要求他們就地構成工事,以便儘快在南岸穩住腳跟。只要在南岸站穩了,97軍進可攻,退可守,幾乎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與此同時,34旅和騎兵第十四旅也分別收到了電報。34旅接到的電報也是97軍軍部發來的,要求他們暫緩南進,就地駐防,並接受33旅的指揮。張長貴他們雖然有些不樂意,但也只能從命。
騎兵第十四旅的電臺就熱鬧了,一下子收到了好幾封電報,這裡面有一戰區長官部發來的,有商震第20集團軍發來,還有97軍發來的。
看著一下子來了這麼多份電報,十四旅的軍官們心裡都有些慌亂,這些年他們就像沒孃的孩子,一來電報準沒好事兒。
鬍子營長忍不住嚷道:“旅座,這些電報裡面都說了啥?”
張佔魁旅長笑道:“從今兒起,我們就要在97軍鄭長官麾下排隊打飯了。”說著直接把電報遞給了幾位營連長。讓他們相互傳閱。
一般提到西北軍,可能大家就會想到大刀和駁殼槍,赳赳武夫的形象躍然紙上。其實除了注重個人武藝以外,西北軍還特別重視士卒的文化,甚至要求每個人至少認識八百個字。
像張佔魁旅長以前就是個磨把頭(給地主家推磨的),16歲時不堪受辱,跑去當兵。到了軍營以後他才有機會學習文化,一手毛筆字寫得特別漂亮。
軍官們低聲議論中,眼神中都有些迷茫,不知道這回改換門庭是好是壞。張佔魁旅長倒是想得開。他走到趙雲祥旅長面前拱了拱手。說:“瑞卿(趙雲祥的字)老弟,愚兄和手下這幫弟兄就要靠你照應了。”
趙雲祥笑道:“別的不敢說,坑害友軍的事情是不會有的。”
張佔魁聽了哈哈大笑起來。
騎兵第十四旅本來隸屬於商震的20集團軍,怎麼會突然改隸97軍呢?首先當然還是作戰需要。商震所部遠在菏澤。不便指揮蘭封縣以北的戰事。其次商震也想把這個燙手山芋給扔出去。
好好的騎兵旅怎麼成了燙手山芋呢?原來騎兵部隊的花費極大。養一個騎兵旅就相當於養八個步兵旅。騎兵十四旅到了河南以後,隸屬二十集團軍才幾個月的功夫就差點兒把商震的棺材本兒吃光。
更讓商震惱火的是,這支部隊除了張佔魁的話誰說了也不好使。竟然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商長官也不想繼續在這支部隊身上花錢了,藉著這次機會就將他們掃地出門,來個眼不見,心不煩。
在97軍渡河南下的同時,一戰區其餘各部也開始嘗試著反攻。主要集中在四個地點,即曲興集、羅王車站、三義集和蘭封城,其中以三義集為核心。
其中攻擊曲興集的部隊為胡宗南的17軍團主力第1軍;攻擊羅王寨、羅王車站的為李漢魂將軍率領的64軍和74軍,他們是追著日軍的屁股一路趕來的;攻擊蘭封的為桂永清指揮的27軍和71軍。至於三義集,外面幾大據點不清楚,暫時還攻擊不到。
薛嶽制定的戰術就是四面合圍,先分割,然後將東至蘭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