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說裡的天才男主啊!”有的學生滿臉崇拜,眼神中滿是渴望,似乎在幻想自己也能像張啟一樣在學術領域一鳴驚人,而那些原本自視甚高的超級學霸們,此刻也面露覆雜之色,既有對張啟的欽佩,又有對自己未來學術競爭壓力徒增的擔憂。
楊振寧與張啟寒暄過後,王晉康趕忙上前,滿臉笑容地引領著楊振寧向主席臺上走去。楊振寧一邊走,一邊還不時回頭望向張啟,眼中滿是對這位年輕才俊的期許與讚賞。
待楊振寧在主席臺上安然落座,臺下的議論聲仍此起彼伏,眾人的目光依舊時不時地投向楊振寧和張啟,顯然還沉浸在剛才的震撼訊息之中。這時,女主持人清脆的聲音響起:“好了,讓我們暫且平復一下心情,討論繼續。”
臺下的學者和學生們這才逐漸收回思緒,重新將注意力聚焦到研討的主題上。一位資深學者率先發言,就科幻文學中科學理論的合理運用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但言語間仍難掩之前的激動,時不時還會用眼角餘光看向楊振寧,似乎在尋求這位科學泰斗的認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隨著討論的深入,氣氛逐漸變得熱烈而有序,不同的觀點相互碰撞、交融,而楊振寧始終面帶微笑,專注地聆聽著大家的發言,時而微微點頭,時而若有所思,他的存在彷彿給這場研討會注入了一股強大的動力!
江曉原坐在主席臺上,微微欠身,目光帶著敬意與好奇,面向楊振寧說道:“尊敬的楊老,您好,我想聽聽您的見解。就是您認為這個世界有造物主存在嗎?”
此問一出,整個會場瞬間安靜得落針可聞,所有人都下意識地屏住了呼吸,目光齊刷刷地投向楊振寧,都在急切地等待著這位科學巨匠的回應。
楊振寧神色平靜,不徐不疾地開口:“我相信是有造物主的。”
這一句話如同巨石投入平靜湖面,激起千層浪,臺下眾人皆瞪大了眼睛,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神情,各種驚愕、疑惑、詫異的表情交錯浮現。
見眾人反應,楊振寧微微一笑,繼續耐心解釋:“我說的造物主並不是一個超自然的存在,而指的是宇宙的物理規律。我們這個宇宙,完全是由物理規律組成的。它的起源、它的延續、它的未來,將由也是唯一的由物理規律所決定和推動。從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起,物質與能量的分佈、星辰的誕生與演化、生命的出現與發展,無一不是在物理規律的框架之下進行。這些規律就像是一雙無形的大手,精心雕琢著宇宙的每一個細節,構建出我們所看到的浩瀚星空與繽紛世界。”
眾人聽聞,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一些學者輕輕點頭,似乎在楊振寧的話語中找到了新的思考方向;而年輕的學生們則面露恍然之色,彷彿一扇通往更深層次宇宙認知的大門在他們面前緩緩開啟。
一位清華大學的物理學碩士研究生站起身來,恭敬地問道:“楊老,您看過卡普拉的《物理之道》嗎?它嘗試將物理學與東方玄學結合,在一些圈子裡引起了不小的討論。”
楊振寧教授的臉色瞬間變得嚴肅起來,他目光堅定,語氣鏗鏘有力地說道:“千萬不要相信這本書,上面全是胡說八道的東西。物理學與玄學有著本質的區別,絕不能混為一談。”
會場裡的氣氛頓時變得有些緊張,眾人都專注地聽著楊振寧教授接下來的話。
“曾經有個部門在國內組織了一個所謂的‘學術會議’,在會上大談特談《物理之道》,鼓吹這本書架起了玄學與科學之間的‘橋’。當時一個所謂的學者在會場上大放厥詞,說什麼科學家辛辛苦苦的跋涉,結果發現神學家已經在橋那邊了。後來朱某某還受此影響,改成‘科學家爬山,發現某某某在峰頂等候多時了’。這簡直是荒謬至極!”楊振寧教授的聲音中帶著明顯的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