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也是……
季禮無愧於吳國的形象大使,他一路走來,留下一路的讚譽,而他在戚地最終的表態,使得他的聲譽上升到巔峰。各國君主都對他尊重君權,不認可孫林父的叛逆行為而心有慼慼焉。所以季禮返回吳國的路途可謂一路綠燈,包括吳國的敵對國楚國,也特別放行了這位使者。
季禮進入晉國的時候,韓起抵達了周王室。現在的周王朝已經淪喪得可以,連魯國這樣的中小國家都很少派人前來請安。突然間晉國突然來人,周靈王不禁有點忐忑,派人詢問韓起的來意,韓起的回答彬彬有禮:“晉國計程車(列國的卿於周為士)韓起,前來向周王的宰旅(下級官員)進獻貢品,沒有其他事。”
周靈王感動得無以復加,對人說:“哎呀,韓氏將來必定在晉國昌盛起來,他的辭令保持著原先的傳統。”
此時,程鄭也抵達了秦國,中行吳抵達了齊國,晉國的外交也全面開花。這個時代不愧是名臣璀璨的時代,列國的名臣沒有QQ、沒有電話相互溝通,他們不約而同的派出使者進行外交活動。一時之間,中原大地上全是使臣來往的車輛。
這一年也是難得的和平年份。春四月,外交使臣來回溝通,由晉平公主盟,宋平公、魯襄公、衛殤公、鄭簡公、曹武公、莒犁比公、邾悼公、滕成公、杞文公、小邾穆公、齊景公、許悼公(公子黃),等十三國國君在重丘(齊地,一說在今山東省聊城縣東南,一說在今山東省德州市東北)結盟。這次盟會標誌著趙武時代正式來臨,也標誌著春秋末最璀璨的政治時代到來了。
趙武沒理會吳國結盟的事情。這要是範匄在世,聽說吳國使臣來到晉國,也非拉著吳國使臣結盟不可。因為這是非常長面子的事情,多增加一個結盟國家不說,吳國的出現也意味著晉國可以對楚國實行南北夾攻。然而,趙武卻不一樣,趙武是個非常講究實惠的人。這次結盟的國家都是向晉國納貢的附庸國,而吳國卻不是,趙武不願意讓吳國的出現破壞他的計劃。所以在盟會上,雖然他也收到了吳國使臣季禮抵達的訊息,但卻裝作沒在意,任由季禮繼續前往新田城。
季禮進入晉國的時候,他並沒有察覺自己已經進入晉國境內,這是因為黃河北岸的許國簡直與晉國完全相似:城市的基礎建設完全一致、領地管理方式完全一致、道路交通的佈局完全一致,甚至連官員服裝的款式都沒有啥大的區別。
季禮是個非常嚴謹的人,吳王曾經認為他賢能,能帶領吳國抗衡楚國,所以三次把國君的位置讓給季禮繼承,但季禮都推辭了。這位古板的季禮在魯國的時候,都不願意聽那些亡國的音樂,認為國家已經不存在了,國君都沒有祭祀了,再聽他們國家的音樂毫無意義。所以季禮進入許國的時候,是非常不屑的,他沒有向許國官員投遞信函,只是把許國當作荒野,沿途都沒有跟官府接觸,直接向新田城進發。
季禮之前曾在黃河北岸穿越了邾國,他對新搬遷的邾國採取了同樣的態度。季禮是完全有理由這麼做的,無論真實的歷史還是現在趙武所在的時空,許悼公、邾悼公都是這兩國最後一位君主。此後兩個國家的君主都是民間人士私下裡推舉的,被列國所不承認。因此,從禮制上說這兩個國家現在已經名存實亡了。與它們同樣境遇的還有莒國。所以季禮沒工夫理這樣兩位傀儡。
這一天,路過一座城邑,季禮被路邊廣場上一件新鮮事吸引了。這座路邊廣場平常是做蹴鞠場使用的,一大片空地上豎立著兩個球門,一名身體強壯的高大漢子兩手綁在球門上,身體成一個“大”字,在球門的一側整齊的排列著一隊鄉民,與鄉民隊伍對應的一側則是一些路過的閒漢,以及城市裡面的商人。
一名軍官模樣的漢子手持著寶劍站在球門邊,他側對著綁在球門上的刑徒,大聲宣佈:“解城邑里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