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章 別有風雲起

已而立,本想讓師父退下來一享天倫之樂,但世事無常,顧也只能徒喚奈何。

早年生活的大起大落,令顧韜晦看淡了世事,年紀輕輕就失去了進取心,如果不是想著報師父的恩,他可能自己去找個市井所在就碌碌一生了。

雖然只想苟活,但早年跌宕的經歷也讓他從來沒有失去警覺,師父老說他心重,炒個菜,心思比鹽都重。

他喜歡師父樂天的性格,讓天生陰鶩的他怎麼也學不來,不過師父的開朗也算給了他晦暗的人生一些暖色,讓他走上了正常的娶妻生子傳遞香火的世俗之路。

不久前裕王府準備給王妃慶生,讓顧韜晦備一臺酒席。酒席後的一場交談,令顧韜晦平淡的生活起了波瀾。

裕王是當今皇帝唯一的弟弟,采邑在貢州,盛產井鹽,所以說他富可敵國也不誇張。只是裕王行事低調,從不結黨營社,所以輔仁帝對他只是偶爾敲打,並不傷筋動骨。他也知恩圖報,兄友弟恭。

那日裕王請了顧韜晦去前廳商量席餚一事,說了一下要求,就沒繼續研討,裕王笑著說:“顧尚食,我知道你是個妥當人,這事交給你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左右不要心疼我的銀子,只要漂亮就行了。”

顧韜晦恭聲應了:“是,王爺,您的意思我明白,一定會做到花團簇錦,眾星拱月的。”

裕王爺又清咳一聲:“說起來,你進了尚食,我還沒有給你道喜,就開始麻煩你了。”

顧韜愣了一下,謙聲說道:“王爺說哪裡話,這事也全靠王爺成全。”

裕王淺笑了笑,說:“你做事一向周到,我很看好你。說起來,陛下最近身體有點微恙,食慾不振,你們御膳房辛苦了。”

顧韜晦腦子裡轉了個山路十八彎,覺得這個話題是個小坑,也只好硬著頭皮往下踩:“陛下體恤臣子,送去的菜餚都還稱讚。”

裕王狀若無意地說:“陛下的飲食就勞你費心了。陛下醉心於煉丹,身體自是百毒不侵,說起來偶爾小恙應該不會成氣候。只是偏頭痛這東西吧,不算大礙,卻是個頑疾,陛下幼時就有些端倪,後來沒影了,以為斷了根,沒想到最近卻重現了。”

顧韜晦說:“頭疼之疾,自有太醫調理,我們飲食方面,只是起個配合作用。”

裕王直搗黃龍,說:“我聽說陛下不肯服藥,只吃他自己煉的丹藥?”

顧韜晦說:“此事太醫院應該最清楚,臣不敢擅自猜測。”

裕王搖頭說:“你也太小心了,這裡又沒外人,大家喝茶聊天而已。”

顧韜晦只得訕笑著不接話。

裕王又說:“你原來只是負責陛下的膳食,現在當了尚食官,負責整個後宮的膳食,會不會太勞力勞心了?”

顧韜晦拱了拱手,說:“事無鉅細,如今正分門別類,好在師傅打的底子不錯,我做起來只是依循老規矩罷了,這又輕鬆很多。”

裕王說:“你現在也是用人之際,我府裡也有一些能人異士,尤其在烹飪一道上有所涉獵。剛好今兒新收一鹽幫菜廚子,肖氏後人,也是有家傳絕學的,要不要給你引薦一下?”

顧韜晦想了想,起身微躬道:“那就有勞王爺了。”

裕王於是吩咐旁邊的師爺:“把肖家師傅肖萬湖請到前廳來。”

過了一會,師爺領進來一位面白短鬚的中年人,拱手向裕王行禮:“王爺!”

裕王擺擺手:“不用客套,大家自己人。這位是宮廷尚食官顧韜晦顧大人,你們可以親近親近。”

於是肖萬湖側身向顧韜晦行了個禮:“請顧尚食安!”

顧韜晦回了一禮,寒喧了幾句,就切入正題,說:“肖家制兔歷史悠久,有獨門秘笈,我心中有一疑問,還望肖師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