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阻止他了,可似乎他真的要崩潰了。”
“可是他不甘啊,他曾安逸的活在自己的桃花源,卻又毅然地告別兄弟,一頭扎進這個花花世界。”
“可卻沒想到這裡卻滿是黑暗與苦楚。”
“你說他會不會在想當年在山上的逍遙日子呢?當初走的時候,林間小道都做了標記,可能那時,他便做好了什麼時候能回來的準備吧。”
“可是究竟是衣錦還鄉,還是落魄而歸呢?”
“闖蕩的路途還遠遠未結束,未來的坎坷還得一個接一個。”
“可這少年卻不只是哪來的勇氣和希望,絕望之中仍在尋找著希冀。”
“我當初盼得可是梁園月,渴的是東京酒,等的是洛陽花,撰的是章臺柳。”
“怎麼可能就這麼輕易地放棄了呢?”
“這原文地此處本是玩,飲,賞,攀。但林霄卻改了這幾個動詞,成了盼,渴,等,撰。”
“這種嫉妒的渴望和盼望,也只有像他們這些人身上,才會有如此強烈的情感了吧。”
“或許也正是這份渴望,讓他堅持地走到了現在,說不定,這盼望就在下一瞬間呢?”
“一邊剋制著自己的絕望,一邊又給於自己希望,這種矛盾而又掙扎的情感,才是一個活生生的真實的人啊。”
“那一身豪情和孤傲背後,又藏著一顆怎樣絕望崩潰的心呢?”
“這《一枝花,不伏老》最出名的地方應該是那句: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
“林霄沒有引用這句,而是借用關漢卿想象的風花雪月之景,來抒發自己的渴求。”
“關漢卿在這詞裡做了回萬人所唾棄的逍遙花公子,不顧世人眼光,忠於自我,反諷的手法寫了自己這顆銅豌豆。”
“雖然歌裡沒寫,可這歌中的少年,又何嘗不是這麼顆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的一粒銅豌豆呢?”
女老師心裡琢磨著,眼眶卻不知不覺得早已紅潤。
她忽的看向臺上的那個昂頭挺胸,向天高喊的少年,忍不住感慨道:
“林霄啊,你這些年到底吃了多少苦呢?”
再看看這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們,能坐在教室裡安安靜靜,不受打擾的學習,能有高考這樣的平臺讓他們能有鯉魚躍龍門的機會。
可卻還是覺得太苦,太累。
他們心中的絕望和崩潰,和林霄歌中的少年相比,又有幾何呢?
都說時勢造英雄,那這一代,又會造就些什麼樣的人才呢?
:()開局參加說唱綜藝,我火爆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