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卡利卡特的統治者扎莫林及其人民對葡萄牙人的到來持開放態度,但當地的貿易格局卻相當複雜。穆斯林商人已經牢牢掌控了與西方的貿易通道,對於任何可能威脅到他們利益的新競爭者都非常警惕。因此,穆斯林商人階層利用其影響力,成功地影響了扎莫林對葡萄牙人的態度,導致後者遭受了嚴格監控和限制,甚至有部分葡萄牙使團成員被扣留。
面對這樣的困境,達·伽馬展現了他的智慧和決斷力。他巧妙地利用了一次機會,當幾位印度教貴族登上船隊進行貿易談判時,達·伽馬果斷地將他們扣留作為人質,並做出準備起航離開的態勢。這一舉動迫使扎莫林迅速反應,用之前扣押的葡萄牙人交換了這些重要的人質,並同意葡萄牙船隊可以自由離開。臨別之際,扎莫林給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寫了一封信,表達了建立貿易往來的意願,只要能夠獲得黃金、白銀、珊瑚和紅色布料等商品。
1498年8月29日,達·伽馬在卡利卡特留下了幾名聯絡人員,建立了葡萄牙在印度的第一個商站後,帶領船隊踏上歸途。在返回的途中,船隊訪問了卡利卡特北部的坎納諾爾,這裡對葡萄牙人的態度更加友好,雙方進行了成功的貿易,葡萄牙人獲得了香料、肉桂等珍貴貨物,以及幾名印度奴隸。在馬林迪停留期間,達·伽馬還建立了一座紀念碑,紀念此次偉大航行,該紀念碑至今仍屹立不倒。
然而,返航之路並非一帆風順。船隊遭遇了嚴重的健康危機,許多水手因疾病而喪生,其中包括達·伽馬的弟弟保羅。最終,只有兩艘船成功回到了葡萄牙,其中“貝里奧”號於1499年7月10日率先抵達,而達·伽馬乘坐的旗艦則在9月9日才回到里斯本。儘管如此,這次航行的成功為葡萄牙帶來了巨大的榮耀和經濟利益,達·伽馬也因此受到了極高的讚譽,被授予“印度洋上的海軍上將”的稱號,併成為了富有的商人。
三、利益與瓦解
達·伽馬在1498年成功航行至印度後,葡萄牙國內對於遠航印度的興趣和熱情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500年,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派遣了規模更大的艦隊前往印度,這次艦隊由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指揮,共有13艘船隻,比達·伽馬之前的探索艦隊強大得多。卡布拉爾的任務不僅是探索和建立貿易聯絡,更重要的是鞏固葡萄牙在印度洋的地位,確保未來的貿易路線暢通無阻。
卡布拉爾的艦隊抵達印度後,首先來到的是卡利卡特。與達·伽馬不同,卡布拉爾擁有更強大的艦隊支援,因此在與當地統治者和商人的交涉中顯得更加自信和強硬。然而,卡利卡特的穆斯林商人並不打算輕易讓葡萄牙人進入他們的貿易網路。他們聯合抵制葡萄牙人,甚至收買了一些印度商販,讓他們謊稱手中沒有香料存貨,以此來阻礙葡萄牙人的貿易活動。
面對這種敵意,卡布拉爾採取了果斷的行動。他命令艦隊突襲了一艘停泊在港口的阿拉伯帆船,結果在船上發現了大量香料。這一行動激怒了當地的穆斯林和印度人,數千人對陸地上的葡萄牙人發起了攻擊。卡布拉爾派出的70人商團在圍攻中損失慘重,有50人喪生。面對這種局勢,卡布拉爾不再忍耐,下令艦隊炮轟卡利卡特城,以示警告和報復。
意識到在卡利卡特難以取得進展,卡布拉爾開始尋找其他盟友。他得知與卡利卡特有競爭關係的科欽是一個條件優良的港口,於是決定向南航行。在科欽,卡布拉爾找到了願意與葡萄牙人合作的當地統治者。葡萄牙人在這裡成功進行了貿易,並建立了第一個正式的商站。隨後,更南邊的奎隆也向葡萄牙人伸出了橄欖枝,表示願意建立貿易關係。卡布拉爾趁機在科欽和奎隆兩地各建立了一個商站,加上之前與葡萄牙關係密切的坎那諾爾,葡萄牙人在印度西南海岸擁有了三個重要的貿易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