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慕容翰心意的慕容皝派人暗地裡迎接慕容翰。慕容翰偷了宇文逸豆歸的寶馬,帶上兩個兒子向故土奔去。
宇文逸豆歸急派騎兵追趕。慕容翰回身對騎兵說:“我現在要回家鄉,你們不要逼我,那是自尋死路。我在你們國家很久,有感念之情不忍心殺你們。要不這樣,你們將刀插在一百步開外,如果我一箭射中你們就回去,如不中你們抓我也不遲。”一個騎兵下馬將刀插在百步遠的地上。慕容翰張弓搭箭一箭射出正中刀環,追擊的騎兵震驚而歸。飄零多載的慕容翰終於回到故土。
這一箭不僅展現了慕容翰的非凡箭術,更彰顯了他對故土的深深眷戀和歸心似箭的迫切心情。他的智勇和忠誠,再次贏得了人們的敬仰和讚歎。
五、智勇雙全,出良謀以定乾坤
歸國後,慕容翰向弟弟慕容皝進言,分析前燕的發展戰略。他定下先徵高句麗解後顧之憂,再滅宇文除心腹之患,而後進逼中原平定天下之策。慕容皝聽後大喜過望,揮師出兵討伐高句麗。出征在即,慕容翰再度獻上聲東擊西的良謀。由他人領小眾兵丁走平坦的北路佯攻,讓慕容皝領精兵數萬出崎嶇難行的南道,兩路並進直逼高句麗。
戰局果然如慕容翰所料。高句麗國王高釗以五萬重兵駐守北道,自己率老弱病殘守備南道。戰端一開,慕容翰率精兵大敗高釗。前燕大軍挺進高句麗都城丸都(今吉林集安),高釗單人匹馬逃跑,父親陵墓被掘,母妻為前燕所俘。慕容皝掠百姓五萬,焚燬丸都城後班師回朝。轉年藏匿多時的高釗遣使嚮慕容皝稱臣,慕容皝將其父屍體歸還。慕容翰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平定高句麗。
眼看高句麗被前燕平定,宇文部宇文逸豆歸發兵進犯前燕。結果被慕容翰殺得大敗。344年,慕容皝按照慕容翰所定之策,整頓軍馬兵分三路,以慕容翰為將軍征討宇文部。名將英才盡出,那邊是被慕容翰評價為將帥非才、國無防衛的宇文部。結果可想而知,在慕容翰率眾衝擊下,宇文部一戰即潰。宇文逸豆歸逃亡漠北,強盛一時的宇文部就此消散。
慕容翰的智勇雙全和出色謀略,為前燕的崛起和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戰略眼光和軍事才能,讓人們看到了他作為一位傑出軍事家的風采。
六、欲加之罪,志向不成遺恨身死
然而,慕容翰的輝煌成就並未能改變他的悲劇命運。他以驍勇之姿滅了宇文部,卻在這場大戰中為亂箭所傷,只得臥床養傷。等到傷勢逐漸好轉,慕容翰在家中嘗試騎馬恢復。有人嚮慕容皝進讒言,說慕容翰假裝受傷,實則私下練習騎射,意圖犯上作亂。本就對這個文武兼備的哥哥很是忌憚的慕容皝,一紙令下賜死慕容翰。
慕容翰的一生幾經坎坷周折,他本欲為慕容家出謀劃策、征戰沙場、蕩平天下。然而,這位智勇雙全的傑出人物,卻最終無奈地飲下毒藥而亡。他的死,不僅是慕容家的損失,更是歷史的遺憾。他的故事,讓人們看到了權力鬥爭的殘酷和人性中的陰暗面。
慕容翰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和悲劇色彩。他以智勇雙全著稱於世,為前燕的崛起和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他的才華和成就卻也為他帶來了禍端。在權力鬥爭的旋渦中,他無奈地選擇了逃離和裝瘋賣傻。最終,他還是未能逃脫被賜死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