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我們的阿波馬托克斯,是國家重生之地。

我們的這本小書,所期待的,也無非是兩個普通人心中的那一份——我們的阿波馬托克斯。

薩蘇、北宸

寶山,七十三年前的血色絲帶

西方有一個傳統,把黃絲帶系在高處,召喚遠行未歸的親人,代表著的,是愛。

如果說七十三年前的那場抗日衛國戰爭,也為我們留下了一條這樣的絲帶,牽繫我們的每一個同胞,那麼它的顏色一定是血色的——那個時代,這個最愛和平的民族的每一個成員,都在為了這片土地,獻出自己的鮮血和生命。

寶山,於我而言,就是這樣一條絲帶。

跨越七十三年,它成為我和一位臺灣友人之間意外的牽繫。

寶山之一

我這位臺灣友人的祖父,或許是最初把我們聯絡在一起的一個紐帶。在她的描述裡,祖父是一個慈祥、耿直,出身貧寒卻一身骨氣的西北人。他一生不關說,不取公孥一文,敢和老蔣拍桌子(把全家嚇到臉發白),死後以國旗覆棺為榮。

這份清廉和耿介,或許是所有中國人都會欽佩的品格,所以,不自覺地,我對這位未曾謀面的老人產生一種特殊的好感。

於是,我們有時候,也會談起她的祖父,我知道了老人家愛吃山東大饅頭,知道了老人家會舐犢情深地守在孫女床頭鄉音喃喃。

可是有一天,她的一句話忽然讓我驚訝萬分。

她說,她的爺爺抗戰爆發時,是寶山縣的縣長,曾召集各界人士支援抗戰,運補物資、疏散人民……

她說這句話的時候,只是因為正好看到海外報道抗戰的舊報刊上,有關於她祖父的報道。

而我卻愣了半晌。

寶山!

相信,大陸讀過中學歷史課本的朋友大都會記得抗戰中有一座寶山城。

中國大陸的歷史教科書中,最早提到國民黨軍在抗日中的頑強抵抗,是淞滬抗戰,其中重點講述的,一個是謝晉元大戰四行倉庫,另一個,就是姚子青營死守寶山城——“營長姚子青率全營官兵死守寶山縣城數晝夜,最後全部壯烈犧牲。”

大陸的文獻中是這樣記錄姚子青營死守寶山的過程的:

1937年8月31日至9月7日,寶山城記錄下500壯士的慷慨悲歌。

8月31日晚,18軍98師292旅583團3營500餘名士兵,在營長姚子青率領下擔任寶山城防。第二天一早,登陸的日軍開始向寶山進犯。吳淞口外的日軍軍艦以寶山城為目標,不斷轟擊,飛機也不斷前來轟炸。在敵人陸、海、空軍三方的夾擊下,姚營憑城惡戰,死傷慘重。面對隨時可能被攻破的城防,營長姚子青告訴大家:“我死了,連長接替我指揮,連長犧牲了,排長接替,排長死了,班長接替,班長死了,老兵接替。到時候不用請示報告,自動接替就行。”

7日早晨,東門城牆被日軍坦克攻破,日軍潮水般湧進城。姚子青和僅存的數十名官兵與敵人展開了激烈巷戰。10時,姚子青與剩餘官兵全部壯烈殉國,姚子青身中數彈,死前仍然拼盡全力大喊:“弟兄們,殺身成仁,報效國家的時候到了!” 。。

家國何處不入夢 序(6)

連兇暴的日本人也被中國勇士的精神折服,日軍進城後將死者屍體收殮掩埋,並列隊鳴槍致敬。後人作詩歌頌姚營壯烈:五百健兒齊殉國,中華何止一田橫。

這一仗,寶山外圍日軍戰死一個少將(聯隊長倉永辰治),一箇中佐(支隊長飯田),攻城戰死一個少佐(大隊長關口函),負傷一個大佐(聯隊長鷹森孝),兩個部隊長(大隊長遠藤和另一個不知名的中隊長),中國軍隊只有一名魏姓士兵在最後時刻奉姚子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