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如同刀割一般,鼻子不一會也開始發澀流鼻涕了。車子開了大約二十來分鐘,到了觀音廟村口。這裡據說有一座很靈驗的觀音廟,不過在六七十年代被破四舊給搗毀了。兩三年前,四鄉五里的村民又集資重修了一座,就在村口不遠的路邊上,明瓦紅磚,外加紅幛披鱗,看上去香火很旺盛。
蘇望兩人跟著幾個人跳下了車,穿過馬路向麻水河走去。河邊上有不少女人在那裡洗衣洗東西,河邊上時不時可以看到飄著的稻草以及肥皂泡。周文興帶著蘇望走了十幾米,來到一處過河的地方。這裡不是橋,只是十幾塊大石頭丟在河中間而已。小心地踩著這些搖搖晃晃的石頭走過河去,對岸就是一道有近十米高的土坎,豎著一條人踩出來小路。
走上土坎,可以看到二頭村,這裡只有林林星星的平地,多的卻是連綿起伏卻不高的丘陵,民居有點疏散,與對面密集而熱鬧的觀音廟相比冷清了很多。沿著河邊的土坎向前走,越走地勢越高,不一會就走上了一條通向深處大山的山路。蘇望站在高處,回過頭,麻水河如同玉帶一樣從腳下蜿蜒而過,一頭通向繁華的麻水鎮區,一頭則隱入了連綿不絕的深山裡。
蘇望眺望了一會,突然轉過頭來對周文興問道:“小周,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人生曲曲彎彎水,世事重重疊疊山。”
周文興愣了一下,絞盡腦汁想了一會,這詩不像詩,詞不像詞的話到底出自哪裡?最後還是不得而知。
“蘇副鎮長,我沒有聽說過,這句話出自哪裡?”
“這句話出自志公禪師勸世唸佛文,據說胡適先生曾感慨,幼年背誦時以為自己明白這句話的意思,誰知到了老年才真正有所理解,也才明白自己以前一直都未解其意。”蘇望看著遠方的重山曲水,若有所思地說道。
周文興不由嘀咕起來,胡適他知道一二,志公禪師是誰?而且聽蘇副鎮長的意思,這出處似乎是一篇勸人向善唸佛的文章,蘇副鎮長怎麼連這種文章也涉及,是不是剛才觀音廟的情景引起了他的聯想?不過周文興沒有做聲,只是暗暗記在心裡。舅舅張文明囑咐他在蘇望身邊好好學習,周文興現在搞不明白,準備回去向舅舅請教一番。
“小周,走吧,我們剛才涉過水了,現在該跋山了。”蘇望揮揮手道。
***********
今天有事出去,晚了點,不好意思了。
第一部 科級幹部 第四十六章 下村(二)
沿著山路向一道山樑走去,兩邊全是山,山頂上是茂密的灌木叢,點綴著幾棵孤零零的樹,山腰上則是一些開發出來的旱地,據周文興介紹,是用來種花生、高粱的。轉過一道山脊,還可以看到一個不大的池塘,由於倒春寒,加上山裡的氣候本來就要低一點以及山勢擋住了大部分陽光,池塘邊上還掛著薄薄的一層冰。
山路上的行人不多,而且特別寂靜,不但可以聽到時不時傳來的鳥叫聲,還可以遠遠聽到看不到人影的說話和腳步聲。
“蘇副鎮長,從這條路走進去是中都村,繼續向前呢則是巖頭壟。”周文興指著一條岔道說道。蘇望向那條岔道望去,遠遠看到遠處是個山灣,稀稀疏疏地立著幾十棟民居。而轉向前面的山路,則筆直通向一座比此前爬過的都要高的大山。
“蘇副鎮長,爬過這道山我們就到了巖頭壟村的三組和四組,也是村民所說的下巖壟。”
“這巖頭壟村應該有四個組吧?隔得很遠嗎?”
“隔得有點遠,一組和二組村民叫上巖壟,還需要翻過一座山,越過兩道山灣才到,大概有十里吧。”
蘇望點了點頭,他知道在山區的路可以說是對面跑死馬,你看著對面的山就在你跟前,可是你下山再上山,伸手就到的距離能讓你爬十來裡山路。
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