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通常要過不少時間才會釋出上去,要看最新的,如果有的話,只有到我的個人主頁或者是部落格去看了。

預言的確定性

預言的確定性

Sunline

2008年1月19日星期六我突發靈感寫一篇《孵小雞》,但是寫完這篇以後,我還不知道這與現狀有什麼關係,真實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告訴我這個?究竟有什麼意義?接著會發生什麼呢?

今天是2008年1月24日星期四,回顧本週上海證券市場行情,我好像知道一點了。

本週一、二上證連續大跌,之後形式仍然不確定,尚在觀望中,看來我該改行去作預言師了,笑,雖然我現在沒買過股票。

像文中隱喻的那樣,絕大部分孵小雞者的後果可想而知,似乎這個預言現在還沒有結束,以後仍然存在著往復出現的可能。

科學中有一條“不確定原理”,意思是,對同一事物的一些因素把握的確定程度越大,那麼同時對另一些因素把握的確定程度就越小,這兩部分因素互斥,但是不一定構成一個全體。

預言當然固定了什麼,那麼有其他的什麼就無法被固定了呢?

什麼看到得越清醒,那麼其他的什麼就看不到了呢?

看到了一個可能的發生,但是發生的時間不能被同時看到的!當然不能同時看不到或看得模糊得不僅僅只是時間!

學者和詩人之間有一塊綠地;

如果學者跨過去,他將成為智者;

如果詩人跨過去,他將成為先知。

紀伯倫的《沙與泡沫》

我發現學者就像是哲學家(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就是裡面比較特殊的一個部分),而詩人呢?可以理解為神秘主義者,這裡的詩人不是指所有創作詩歌的人,否則,根本看不到“綠地”,也不可能跨過去?很難想象不具備相應的基礎卻能跨過去,否則倒是十分希奇的了?值得研究一下。

2008年1月24日星期四

雲中城堡的國王和他的的三個兒子

雲中城堡的國王和他的的三個兒子

Sunline

嚴重警告:

本文涉及的行為純屬虛構,請勿仿效,否則可能造出一切後果,均請行為人自受,與作者和作品全無絲毫關係。

很高的天空中漂浮著一座城堡,

城堡中有一個國王,

他有三個兒子。

一天,國王想知道哪個兒子將有資格繼承自己的王位,

他和大臣們一起設計、並導演了這麼一個考驗。

“國王被他兒子謀殺了!”

當城堡中散步著這個訊息的時候,國王不知所蹤了。

大王子在酒館和它的手下們一起作樂,

聽到信使傳達的這個訊息立刻站了起來,

雙手按著桌子,兩眼瞪大了,冒出血絲,

大吼,讓我們復仇吧!

這種氣氛好像會傳染似的,在他和他的手下們以及聽到的人中蔓延,

他們的雙目同樣地變紅了,漲了出來,一起附和著。

當信使來臨時,二王子和手下正在市場檢視,

聽到這個訊息,有的手下很衝動,提議復仇,

而二王子卻只是說了一句“現在,我們都是同族了!”。

這個時候國王和大臣們在城堡上的城牆邊,

聽著信使的回布,

對大臣們猜測國王會比較青睞哪個王子,不置一言。

他們都不知道的是,在他們頭頂的塔堡中,三王子和他的手下正在歡宴中。

三王子是這麼一個人,

為了追求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