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8章 李鴻章 推動中國近代化的洋務領袖

。與此同時,北路的李鶴章、郭松林、劉銘傳攻克了無錫和金匱,程學啟與道員吳毓芬等攻克了浙江嘉興。淮軍一路推進至常州城下,李鴻章親自督軍攻打常州,於同治三年(1864年)四月破城,捕殺了太平天國護王陳坤書和佐王黃和錦。至此,蘇南地區的太平軍基本被肅清,清廷賞賜李鴻章騎都尉世職。攻克常州後,常勝軍解散,留下的洋槍隊和炮隊併入淮軍。

當時,湘軍久攻天京不下,清廷多次詔催李鴻章率淮軍前往會攻。考慮到與曾氏兄弟的關係,李鴻章擔心染指金陵會被認為搶功,進而得罪曾氏兄弟。因此,他在蘇、常兩地按兵不動,轉而南下攻入浙江,這一舉動惹惱了閩浙總督左宗棠,後者上奏朝廷,指責李鴻章“越境掠功”。五月十三日,李鴻章得知湘軍即將攻破天京城,又因朝廷不斷催促,遂派劉士奇炮隊及劉銘傳、潘鼎新、周盛波等二十七營會攻天京。十五日,曾國荃接到李鴻章的出兵諮札,激發眾將出擊。次日,湘軍攻克天京。事後,曾國藩對李鴻章表示感激:“愚兄弟薄面,賴子保全。”

太平天國失敗後,在處理湘淮軍的去留問題上,曾國藩與李鴻章採取了不同策略。曾國藩在攻下天京後不到一個月,即遣散了大部分湘軍,主要是為了避免功高震主,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而李鴻章則認為:“吾師暨鴻章當與兵事相始終,留湘淮勇以防剿江南北,俟大局布穩,仍可遠征他處。”他認為,當前的威脅來自內部叛亂,但長遠的威脅在於西方列強,因此主張保留湘淮軍,不僅用於平定內亂,更要抵禦外侮。

五、出擊捻軍

同治三年(1864年)十月,清廷命令曾國藩前往皖鄂交界地區,督軍防堵從湖北東下的太平軍扶王陳得才及捻軍。與此同時,李鴻章被任命前往江寧,暫時代理兩江總督的職務。這一時期,李鴻章負責協調地方軍務和民政事務,為曾國藩的軍事行動提供支援。

到了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剿捻統帥博爾濟吉特·僧格林沁在山東菏澤全軍覆沒,清廷隨即任命曾國藩為欽差大臣,北上督師剿捻。李鴻章再次代理兩江總督,負責調兵、籌餉等後勤保障工作。同年八月,李鴻章奏請購置上海虹口洋人鐵廠的機器裝置,並將這些裝置與丁日昌、韓殿甲原有的兩個工廠合併,成立了江南製造總局,責成丁日昌負責監督籌劃。這一舉措不僅增強了淮軍的後勤保障能力,也為後來的洋務運動奠定了基礎。

由於湘軍大部分已被裁撤,曾國藩北上時主要依靠淮軍。曾國藩抵達前線後,採用了劉銘傳、李鴻章等人提出的“以有定之兵,制無定之寇”的方針,決定在安徽臨淮、河南周口、江蘇徐州、山東濟寧四鎮駐紮重兵,並實行一省有急、三省往援的機制。此外,曾國藩還在運河、黃海、沙河和賈魯河一帶設防,推行“畫河圈地”的戰術。

然而,由於捻軍作戰靈活多變,且勢力強大,曾國藩的防守策略一時難以見效。加上曾國藩對淮軍的指揮不夠順暢,導致一年多的時間內,剿捻成效甚微。因此,到了同治五年(1866年)十一月初一,清廷改命李鴻章為欽差大臣,接手剿捻事務。

李鴻章上任後,立即著手擴大淮軍規模。李昭慶所部擴充至19營,名為武毅軍,並新增了“魁”字2營、親兵1營和“鳳”字7營。此外,還借調了唐仁廉的3營馬隊。這樣一來,剿捻的總兵力達到了7萬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當時,捻軍已分裂為兩支,賴文光、任柱等人率領東捻軍在中原地區作戰,而張宗禹、邱遠才等人則率捻軍進入陝西。李鴻章決定首先集中力量對付東捻軍。雖然他依然堅持“以靜制動”的戰略方針,但吸取了曾國藩分防過廣的教訓,改為“扼地兜剿”的戰術,即力圖將捻軍逼入山深水復的地方,放棄部分地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