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其深入,然後再由各省軍隊合力圍困。
在具體實施剿捻戰略的過程中,李鴻章主導的軍事行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背景和挑戰。
第一階段:臼口之圍(同治五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
同治五年(1866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李鴻章實施了“臼口之圍”的戰略,主戰場在湖北。東捻軍突破了曾國藩原先設定的賈魯河—沙河防線,集結於湖北臼口一帶,兵力約十萬人。李鴻章迅速調動湘淮軍各部7萬餘人,分路進擊,意圖一舉殲滅東捻軍。
然而,在具體作戰過程中,淮軍遭遇了幾次重大挫折。同治五年十二月(1867年1月),淮軍“松”字營在安陸羅家集被捻軍擊敗,統領郭松林受傷。半個月後,“樹”字營在德安楊家河被捻軍殲滅,統領張樹珊陣亡。
同治六年(1867年)元月,雙方主力在安陸尹隆河展開決戰。湘淮軍兩大主力“霆”軍與“銘”軍原定同時發兵,但兩軍統領劉銘傳與鮑超互相輕視,劉銘傳為搶功而提前單獨進擊,結果遭捻軍痛擊,幾乎喪命。幸虧鮑超及時赴援,才反敗為勝,捻軍損失2萬餘人。事後,李鴻章偏袒劉銘傳,導致鮑超鬱憤成疾,所部“霆”軍32營大部被遣散,只留下唐仁廉重組“仁”字營,併入淮軍建制。
東捻軍在二月全殲湘軍彭毓橘部,並於四月突破了李鴻章設定的包圍圈,顯示出其靈活多變的戰術特點。
第二階段:膠萊河、運河防線(同治六年五月至十二月)
同治六年(1867年)五月至十二月,東捻軍在跳出包圍圈後,於五月突破運河防線,直趨山東半島。在劉銘傳、潘鼎新的建議下,李鴻章採取了“倒守運河”的策略,並在膠萊河兩岸增設了內層防線,調集淮軍、東軍、豫軍分段防守。
由於山東巡撫丁寶楨不願將轄地變成戰場,疏於防範,導致東捻軍在七月突破膠萊河防線。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執後,李鴻章與丁寶楨重修舊好,協力將東捻軍堵御在黃海、運河、六塘河及大海之間的狹窄地帶,使其“以走制敵”的優勢無法發揮。
十月,東捻軍在蘇北贛榆的戰鬥中,任柱戰死,東捻軍在壽光一戰損失3萬餘精銳。十二月,賴文光率殘部突破六塘河,南走到揚州被捕殺。東捻軍覆滅後,李鴻章因功被賞加騎都尉世職。
第三階段:直東戰場與西捻軍交戰(同治七年上半年)
同治七年(1868年)上半年,當東捻軍陷入困境時,西捻軍緊急馳援,進軍直隸威脅京畿,迫使清軍回救。元月,西捻軍抵達保定,清廷震動,急調李鴻章、左宗棠及直、魯、豫、皖各督撫率軍北上勤王。
當時,李鴻章正駐軍濟寧度歲,分派諸將北援,卻無人應命,淮軍幾乎瓦解。李鴻章因此受到嚴厲處分,包括拔去雙眼花翎、褫去黃馬褂、革去騎都尉。儘管如此,李鴻章仍然耐心說服潘鼎新等將領遵旨北上。同時,清廷命恭親王愛新覺羅·奕?節制各路大軍,並協調左宗棠與李鴻章的關係。
在清軍的協力堵截下,張宗禹率領的西捻軍於二三月間在直魯邊境徘徊。四月二十九日,李鴻章與左宗棠在德州桑園會面,議定了“就地圈圍”的策略,引運河水入減河,引黃河水入運河,命淮軍、東軍、皖軍分段駐守,並調湘淮軍精銳作為追剿的“遊擊之師”。
六月初,西捻軍與湘淮軍數次接戰,迭遭慘敗。六月中旬,張宗禹率部在德州一帶數度搶渡運河未果,適逢黃、運、徒駭各河水位上漲,處境更加困難。六月二十八日,在轉移途中,西捻軍與淮軍主力劉銘傳、郭松林、潘鼎新部遭遇,一場激戰後,西捻軍傷亡殆盡,張宗禹等二十餘人突圍至徒駭河邊,不知所終。
早在同治六年(1867年),朝廷已授李鴻章為湖廣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