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省,顯示出清廷對邊疆管理的重視。
光緒十二年(1886年),載湉虛歲十六,根據傳統觀念,他已經具備了處理政務的能力。這一年,清廷設立了總理海軍事務衙門,任命醇親王奕譞負責海軍事務
三、親政波折
光緒帝的親政之路充滿了曲折與挑戰。早在光緒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在表面上宣佈了光緒帝即將親政的訊息,但實際上,她已經在為親政後的控制權做準備。醇親王奕譞作為慈禧的心腹,很快領會了太后的意圖,並在慈禧釋出親政公告後不久,就提出了所謂的“訓政”模式,即所有的決策都需要先得到慈禧太后的指示,然後再由皇帝執行。這種模式實質上與之前的垂簾聽政並無太大區別,依然保持了慈禧對朝廷的絕對控制。
光緒十三年(1887年),光緒帝開始所謂的“親政”,但實際上,他的一切行動仍舊受到慈禧太后的嚴密監控。慈禧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對光緒帝的影響,還將自己的侄女葉赫那拉氏嫁給了光緒帝,後者成為皇后,也就是後來的隆裕太后。透過這樣的安排,慈禧確保了即使在名義上歸政之後,她仍然可以透過家庭紐帶來影響甚至是控制皇帝。
,!
到了光緒十五年(1889年),慈禧太后終於在形式上完成了歸政程式。然而,慈禧並未完全退出政治舞臺,而是搬到了頤和園,繼續保持著對朝政的影響。為了確保光緒帝不會脫離她的掌控,慈禧在人事任命上依然傾向於那些對她忠誠的大臣,導致光緒帝親政初期面對的幾乎是慈禧聽政與訓政時期的舊班底。
為了隨時掌握光緒帝的情況,慈禧甚至要求將光緒帝的書房移至頤和園附近,並規定光緒帝每天都要到頤和園向她請安彙報工作。這種安排實際上是對光緒帝親政權的一種限制,使得他在處理政務時不得不考慮慈禧的意見。
儘管如此,隨著光緒帝逐漸成熟,他開始嘗試展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光緒帝與慈禧太后之間的矛盾與衝突日益加劇,尤其是在涉及國家改革和發展方向的問題上。慈禧雖然試圖繼續控制光緒帝,但這位年輕的皇帝在一定程度上也開始尋求自主,這種努力與慈禧的保守立場產生了衝突。
四、拒和主戰
光緒十六年(1890年),隨著駐美公使張蔭桓的歸來,光緒帝對西方世界有了更深的認識。他開始思考如何改變中國的積貧積弱狀況,特別是讀了馮桂芬的《校邠廬抗議》之後,萌發了改革的念頭。與此同時,光緒帝對日本明治維新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索取了駐日公使參贊黃遵憲的《日本國誌》,試圖從中汲取改革的經驗。
然而,改革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光緒二十年(1894年),隨著甲午戰爭的爆發,中日之間的緊張局勢升級。日本以保護僑民為藉口,增兵朝鮮,並蓄意挑起中日戰爭。面對日本的挑釁,光緒帝及支援他的帝黨成員從中華民族利益出發,認識到了戰爭的嚴重性,積極籌備抗戰,並多次下詔令李鴻章等大臣做好戰鬥準備,反對李鴻章請求列強調停的做法。
同年六月,光緒帝下令翁同龢和禮部尚書李鴻藻參與軍機處事宜,共同商討對策。會上,翁、李二人提出了備戰禦敵的建議,並得到了認可。然而,日本方面早已做好了戰爭準備,並在六月二十三日突然襲擊了“高升”號輪船,引發了豐島海戰,面對日本的侵略行為,朝野上下呼籲抗擊的聲音越來越高漲,光緒帝也決定對日宣戰。
然而,儘管光緒帝多次下令加強軍事部署,但由於種種原因,前線作戰並不順利。中國軍隊在牙山、平壤等地接連失利,尤其是威海衛戰役中,北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這使得清廷陷入了更加被動的局面。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在巨大的壓力之下,清廷最終接受了戰敗的事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