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6章 楊漣:一生正直,終殉國難

一、清廉忠義

楊漣,這位生於明穆宗隆慶六年(1572年)的湖廣應山人,自幼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勤奮好學的精神。五歲時,他已能過目成誦,讓塾師驚歎不已,預示著他日後不凡的學術成就和政治生涯。

青年時期的楊漣,正值東林黨興起之際,他深受東林黨人顧憲成等人的影響,欽佩他們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操和敢於批評朝政的無畏精神。楊漣積極參與東林講會,與東林諸君子共同探討性理之學,交流治國理念,逐漸成為東林黨內的後起之秀,與志同道合者一道,形成了明末一股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

楊漣的個人生活同樣充滿了波折。萬曆十四年(1586年),他迎娶張氏為妻,但好景不長,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楊漣因父親去世需守孝三年,錯失了鄉試的機會。同年,原配夫人張氏不幸離世,給他的生活帶來了沉重的打擊。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楊漣再娶詹氏,兩人相濡以沫,共度餘生。

在科舉之路上,楊漣亦經歷了起伏。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初次科舉考試未中,加之生活貧困,健康狀況一度堪憂。然而,他並未因此而消沉,而是更加努力地準備下一次機會。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楊漣終於獲得了“遺才”參考資格,一舉中舉,成為湖廣道第四十六名舉人,為自己的仕途鋪平了道路。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楊漣的人生迎來了轉折點,他考中進士,開始步入官場。初任常熟知縣期間,楊漣以清廉勤政著稱,他經常微服私訪,深入民間,瞭解民眾疾苦,採取措施解決民生問題,深得民心。因其政績卓著,被評為“舉廉吏第一”,隨後晉升為戶科給事中,後又轉任兵科右給事中,展現了他卓越的治理能力和政治才能。

二、奠安社稷

楊漣,這位明朝晚期的忠臣,以其非凡的勇氣和正直,成為了挽救國家危局的關鍵人物。在明神宗朱翊鈞晚年,由於長期不理朝政,鄭貴妃與朝中官吏勾結,威脅到了太子朱常洛的地位。楊漣洞察了鄭貴妃的野心,深知太子的重要性,認為太子是國本,其地位穩固與否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穩定。因此,他積極行動,力圖確保太子的安全與權利。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病重,楊漣意識到這是一個關鍵時刻,必須確保太子能夠接近父皇,以防鄭貴妃藉機操縱朝政。他暗中指示太子的伴讀王安,讓太子請求入宮侍奉父皇,同時,聯合科道官員施壓內閣大學士方從哲,迫使他帶領百官問安,以此展示朝臣的團結和力量。這一系列舉措有效地防止了鄭貴妃的進一步動作。

朱翊鈞駕崩後,朱常洛即位,即明光宗。但光宗即位僅四日便患病,此時宮中謠言四起,指責鄭貴妃進獻美女和指使太醫崔文升使用不當藥物,導致光宗病情加重。楊漣聞訊,迅速行動,聯合朝臣要求鄭貴妃移宮,遠離光宗,同時彈劾崔文升。他上疏言辭犀利,直指鄭貴妃的野心,雖面臨被處以廷杖的風險,但他毫不畏懼,誓死維護國家利益。

在光宗的支援下,楊漣成功驅逐了崔文升,阻止了鄭貴妃封后,甚至被任命為顧命大臣。然而,光宗駕崩後,李選侍企圖挾持皇長子朱由校,以控制朝政。楊漣再次挺身而出,不顧個人安危,率領眾臣闖入乾清宮,成功將朱由校護送出宮,挫敗了李選侍的計劃。經過一番激烈的鬥爭,朱由校順利登基,即明熹宗。

三、專劾魏閹

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後,東林黨期待的革新並未到來,反而迎來了更為黑暗的政治局面。宦官魏忠賢與熹宗乳母客氏聯手,控制朝政,形成所謂的“閹黨”,肆無忌憚地打擊異己,尤其是東林黨人。面對國家的危機和個人的安危,楊漣選擇了一條荊棘密佈的道路——挺身而出,揭露魏忠賢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