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生。

如果徹底地去除隨機的根源,一勞永逸了,世界就陷入一片死寂,而沒有生機了。

妄圖阻礙是無法實現真正的目的的,只有肯定、理解、順應、補充、補全、促進才能實現真正的目的。

僅知“道”,難全。不管把它當作什麼,“知基識現道”還是“知現道識基”也是需要的。

雖然我們不能妄圖阻礙,但是可以透過自己的意志來進行自由-選擇被自己所肯定、理解的、補充的、試圖補全的,如果其符合道,與現道的基礎匹配,符合現道,自然可以實現真正的目的。與此可以看到“無為而為”思想的一角。

如果去“否定”,即使其與現道的基礎不匹配,即使其不符合現道,即使其不符合道,那麼從否定中可以獲得的和失去的,隨著智慧的增加,可能會獲得更多的、更深的理解。 。。

我能按什麼對什麼進行歸類

我能按什麼對什麼進行歸類

我能按什麼對什麼進行歸類

本文用於補充本文集中 “關於我是什麼主義者”一文。

我只能以給我確定下來的邏輯來給了給我確定下來的。

如果兩者是變化的、發展的、就不能去歸類了。

如果不明白,而妄圖去違背客觀規律,只會使自己僵化。

瞭解一下一個概念、歸類邏輯,好像明白了,可以進行歸類了。

換個角度去了解,瞭解一個其他角度描述的同一概念、歸類邏輯。如果這些角度達到一定的量後,我產生的質的變化是“我不能在不知的情況下去歸類,即便歸了,其結果也是變化發展的,它將隨著促使我作出歸類的基礎的變化而變化。我不能強制令我的思想限定在固定中,這是違背真實的。”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本文集中“看看用康德思想如何對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進行歸類”一文,下面文章中的“機制”等概念就不重複解釋了。

古代中國、西方各國、印度等地都沒有“認為地球是圓的”、“地球是繞著太陽轉”思想的形成和確定。這種思想固定了多少時間?形成這種思想的立足點在那裡?這是不是說明我們潛意識中有著這樣一種機制支援以這種方式形成這種結果呢?

這種機制在未被瞭解之前是一種束縛,不管我們知道它與否,在瞭解後,難道我們還要在顯意識中給自己加上第二條束縛,以監禁自己的思想嗎?

綜上所述,不要以為我不能歸類,那麼我就是虛無主義者?或者我認為“可以”,那麼我就是樂觀主義者?或者我認為“不可能”,那麼我就是悲觀主義者?自認的或他認的××主義都是固定的,而思想是發展的,除非自己去加以阻礙。同時我也不否認限定的價值,但不瞭解去作的就有可能就違背客觀規律了。這個瞭解是需要自己去形成的,書上寫的、他人說的只能提供一個可能,一個測試,一個基礎,提供自己思維的素材而已。只有自己形成的才能對實現自己意志的自由,促進而不是阻礙發展。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用康德思想如何對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進行歸類

用康德思想如何對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進行歸類

歸類的前提條件描述:

笛卡爾、萊布尼茲、斯賓諾莎等是理性主義的代表。

諾克、貝克萊、休謨等是經驗主義的代表。

康德將知識一分為二。

1、 分析判斷-謂詞至少是暗含在主詞中的判斷、先天的、獨立於經驗之外,理性的範圍。

2、 綜合判斷-謂詞不在主詞中的判斷。

康德將綜合判斷再一分為二。

2.1、後天的綜合判斷,經驗的範圍。

2.2、先天的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