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辰和陳瑞懷揣著對歷史的敬畏與好奇,踱步來到了開化寺。
一路上,羅辰的嘴巴就沒停過,一會兒猜測著開化寺裡會藏著什麼寶貝,一會兒又嘟囔著肚子餓了,盼著能快點找到美食。剛走到寺門口,羅辰鼻子一吸,興奮地拉著陳瑞說:“兄弟,你說為啥寺廟都愛建在有美食的地方?
…
我猜啊,是因為佛祖知道咱們這些凡夫俗子,逛完寺廟得用美食‘安撫’一下心靈,這叫‘精神與味蕾的雙重修行’。
…
你看那唐僧師徒取經,一路上光降妖除魔可不行,偶爾也得吃點齋飯補充能量,不然哪有力氣繼續趕路。走走走,先偵查一下美食方位。”
陳瑞無奈地笑了笑,一邊被拖著走,一邊說道:“行,就你想法多,可別光想著吃,正事還沒幹呢。”
兩人站在開化寺門口,仰頭打量著這座古樸的建築。寺門斑駁,歲月的痕跡清晰可見,門楣上的牌匾雖然歷經風雨,卻依舊透著一股莊嚴的氣息。羅辰伸手輕輕觸控著門上的銅環,像是在和古老的歲月對話。片刻後,他們邁過高高的門檻,踏入了庭院。
這座始建於北宋時期的古老建築,宛如一顆鑲嵌在福州西湖畔的璀璨明珠,是這片土地上歷史最為悠久的古剎之一。千年來,它櫛風沐雨,多次經歷修繕與擴建,恰似一位飽經滄桑的智者,靜靜地佇立在時光長河之中,將福州城的興衰榮辱盡收眼底。
踏入庭院,只見古荔、波斯皂莢樹枝繁葉茂,粗壯的枝幹奮力向四周伸展,茂密的樹葉層層疊疊,它們就像歷史的忠實記錄者,每一道紋理、每一片葉子都在悄聲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變遷。
羅辰雙手環抱住古荔樹幹,臉上滿是驚歎:
…
“家人們誰懂啊,這棵樹的歲數,簡直是‘老古董’中的戰鬥機,比我爺爺的爺爺的‘輩分’還高。
說不定它是古代美食街的忠實粉絲,天天在那兒‘打卡’。要是它能開直播,第一句話指定是:‘家人們,今天又發現啥寶藏美食了,趕緊彈幕刷起來’。”
…
陳瑞在一旁笑得前仰後合,調侃道:“你想和它交流,估計得先考個‘古樹語言四六級’,或者拿美食當‘流量密碼’,它才肯和你嘮。”
羅辰眼睛放光,興奮地比劃著:“那我必須安排,馬上開啟‘美食投餵計劃’,租個大貨車拉美食,把它知道的歷史故事像‘挖寶藏’一樣全挖出來。
…
到時候,我就是全網最火的‘古荔故事博主’,出本書,書名就叫《古荔的美食記憶與歷史八卦》,絕對能在知識界和美食圈‘殺瘋了’,家人們覺得咋樣,評論區留言支援一下!”
…
在庭院裡轉悠了一會兒,他們被一陣悠揚的鐘聲吸引。這鐘聲像是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讓他們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靜靜聆聽,那聲音彷彿裹挾著千年的時光塵埃,帶著歷史獨有的厚重與寧靜,直直地鑽進人的心底。與此同時,淡雅的檀香味縈繞在鼻尖,絲絲縷縷,讓人瞬間忘卻塵世的喧囂與紛擾,內心變得平和而安寧。
開化寺整體建築遵循中軸線對稱分佈,佈局嚴謹規整,前有天王殿,莊嚴肅穆,彷彿在守護著這片神聖之地;後有大雄寶殿,氣勢恢宏,是信徒們虔誠朝拜之所;東側則是藏經閣,裡面珍藏著無數佛教經典,瀰漫著濃厚的文化氣息。
羅辰抬眼望向天王殿的飛簷,一臉好奇寶寶的模樣,拽了拽陳瑞的胳膊:“兄弟,你說這開化寺歷經n個朝代,每次修修補補,風格不得像開盲盒一樣,大變樣啊?”
陳瑞認真分析道:“那肯定有變化。宋代建築主打簡約、質樸,實用性和藝術性兩手抓,就像遊戲裡的初始套裝,簡約實用還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