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吧?”俞遠山彷彿極隨意的笑問道。
東平上下打量了他兩眼:“這話你可提過兩三回了。”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這幾個,說起來都是受了五爺的點化,這事我們幾個私下裡常常說起,讀書人講究朝聞道夕死可矣,能聞了道,就是死了也是值得的,五爺這份點化大恩,你說說,得多大?
雖說五爺是隨手點化,沒當回事,可我們心裡牢記著這份大恩,對五爺可是打心眼裡服以弟子禮。”俞遠山誠懇到有些木訥的認真回道。
東平抬手拍了拍俞遠山懷裡的帳冊子笑道:“朝聞道夕死可矣是這麼個解法?不過說的也是正理,要不是五爺,你們還擰著那根筋想不明白呢,哪能象現在這樣,歸鄉頤養天年享清福的享清福,象你這樣展才的展才。
好了,我先走了,剛領了差使,得趕緊忙去,這些帳冊子,”東平又重重拍了兩下俞遠山懷裡的帳冊子:“也真是把爺煩的夠了,照我看,你還是先別忙著服什麼弟子禮,還是趕緊回去把你這帳從頭到底再細算一遍,五爺眼睛可是尖得嚇人,讓她挑出錯來就有你好看了!”
“多謝您提醒,今晚上要是有空,到我那兒喝兩杯?劉老的大孫女出嫁,打發人送了罈女兒紅過來,我們梁地這女兒紅和別處不同,講究埋在香樟樹下,這正宗家釀埋了十幾年的女兒紅,可難得的很呢!你要是沒空,可別怪我偏了你!”俞遠山滿臉笑容,稍稍躬了躬身子謝了,接著說道。
“劉老?”東平一時有點想不起來,俞遠山笑道:“就是先前梁地的禮部尚書劉明義劉尚書,大孫女嫁了鄰郡郡望姚家嫡長公子,上個月成的親。”
“他呀!這我知道,給爺也送了兩壇,不過那會兒爺沒心情理會這個,這會兒還在庫房裡堆著呢,原來你也得著了,我跟你說,別什麼偏不偏的,東爺我領了差使,一時半會的沒空喝這酒,你要有誠心,就給我好好留著!先別過!你去吧,爺這會兒心情好的很。”
東平笑著別過俞遠山,大步出了院子,先去尋明珠傳了話,又回去收拾了行李,帶著小廝,啟程急趕往開平府。
俞遠山抱著帳冊子出了外書房院子,回到山濤園外院帳房,鎖好帳冊子,先叫了小廝過來低聲吩咐道:“去請安大人和錢大人晚上過府說話,悄悄兒的。”
小廝答應了,一溜煙跑出去遞話去了。
俞遠山坐在椅子上思量了一會兒,把帳房裡十幾個小吏叫過來,和大家細細商量著如何計算梁地各路的糧草餘量和秋收前的用度,直忙到傍晚,才收拾了出來。
剛出了山濤園側門,迎面正遇到安在海。
安在海一件織錦緞長衫,搖著摺扇看著俞遠山笑道:“你那院子裡連杯好茶也沒有,不如去我那裡?”
“還是我那裡好,一個老僕,一個小廝,都是自家子弟,你那宅子裡就四個字:人多嘴雜。”俞遠山不客氣的駁回道。
安在海笑起來:“窮成你這樣,想雜也雜不起來!”
“我那叫清貧!”俞遠山抖開紙扇搖著,抬了抬下巴道。
安在海大笑,招手叫過小廝吩咐道:“去越海樓叫一桌子上好的席面,送到俞府。”
“再讓他們送罈子好酒,要上好的梨花白,快去!”俞遠山忙補了一句。
安在海看著他奇怪道:“老劉不是一人送了一罈子女兒紅?你那罈子還沒開呢,怎麼?捨不得開封了?”
“不是,”俞遠山拉著安在海往前走了兩步,低聲說道:“我應了東平,等他回來請他嚐嚐老劉的女兒紅,咱們回去再細說。”
安在海輕輕‘嗯’了一聲,兩人默契的轉了話題,一路說笑著,安步當車進了俞遠山的宅院。
沒等兩人坐穩,錢謙髮髻上插了支極大的黃楊木如意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