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不多,可是一提成語“畫龍點睛”大家沒有不知道的。張僧繇,正是該成語的“肇事者”。他是南朝梁武帝蕭衍時期的名畫家,生日、忌日都已不見記載,不是今蘇州人,就是今湖州人。業精於勤,老祖宗可能比我們體會得還要深,張僧繇一生勤學苦練,儼然是古代勞模。《續畫品錄》有句話說他:“手不釋筆,俾夜作晝,未欒倦怠,數紀之內,無須臾之閒。”張僧繇的疏體風格,一改流行畫壇一百餘年的顧愷之、陸探微等人密體風格,據說他是從衛夫人《筆陣圖》書法中悟出的用筆技巧,雖然用筆“時見脫落”,卻能“筆不周而意周”,似乎屬於更高階的用筆造詣。

據《歷代名畫記》記載,唐代大畫家閻立本有一次至荊州某寺觀看前朝大畫家張僧繇的畫跡,第一天看了,不以為然道:“定虛得名耳。”第二天又去看,說:“猶是近代佳手。”第三天還去,看來看去,說:“名下無虛士。”越看越入迷,最後乾脆搬到寺里居住,觀摩臨寫了十多天,才依依不捨地離開。又記載說張僧繇曾作《醉僧圖》,畫中僧人醉態傳神,毛澤東最喜歡的草書名家懷素有詩曾提到此圖:“人人送酒不曾沽,終日松間系一壺。草聖欲成狂便發,真堪畫入《醉僧圖》。”因為《醉僧圖》名氣很大,結果成了道士們嘲笑僧人的常用口實。僧人們氣憤不過,有聰明者便想出來一個辦法,集資數十萬,請求閻立本畫了一幅《醉道圖》,算是僧道扯平,誰也不好藉此攻擊誰了。

張先生擅作人物故事畫及宗教畫,所繪佛像,自成風格,被稱為“張家樣”,為雕塑者所楷模。據說他還吸收了天竺等外來藝術之長處,在繪畫中首先採用“凹凸暈染法”,畫像很有立體感,栩栩如生,令人叫絕,也算是早年中外藝術融會的先行實踐者。據說梁武帝因為思念在外駐守各地的皇子,便命令張僧繇為皇子們畫像。梁武帝經常對著畫上的兒子們“說話”,不知道是表達思念還是表達不放心。遺憾的是張僧繇作品無真跡流傳,僅有唐代梁令瓚臨摹他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卷》還流傳在世,可惜藏在日本,很難見到真容。

關於陸探微,史籍中有關他的生平資料非常少,所以生卒年不詳,《歷代名畫記》中載:“陸探微,上品上,吳人也。宋明帝時,常在侍從,丹青之妙,最推工者。”從中大體可知,陸是今蘇州地區人,南朝宋明帝時宮廷畫家。除此之外再也沒見到對他的正式記載。而與陸探微齊名的顧愷之,卻不乏記載。可見,陸先生可能是位畫藝高超、老老實實的平民畫者,這種人容易吃虧,在歷史上的名氣大大不如顧愷之這種大才子、大名士、還有官位的痴狂牛人。或者說,陸探微與顧愷之的最大差別,在於一個處於社會與文化的中心,一個則位居邊緣地帶。

不過,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陸探微在後來的畫史中享有盛譽,只能說明他的畫藝真的能征服別人。南齊謝赫就很推崇他,評其為第一品第一人。謝赫貶顧揚陸,令人有些不解,其實陸探微學的正是顧愷之,風格類似,所以有“密體顧陸”之說。陸探微沒有一幅繪畫真跡留存至今,以前有幸見過陸畫的人,無不懷景仰虔敬之心,並以文字細加描述,謝赫當然見過,所以他評論其畫曰:“窮理盡性,事絕言象。包前孕後,古今獨立,非復激揚所能稱讚。但價重之極乎上,上品之外,無他寄言,故屈標第一等。”

謝赫的文字記錄,只能讓人大致把握陸探微繪畫的精神取向以及到達的表現境界。而其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