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找機會敲打敲打了安祿山幾次,安祿山發覺自己所擅長的那些招數,人家李林甫全會並且比他都精通。後來安祿山對李林甫可謂敬畏有加,每次見李林甫,都緊張得渾身冒汗。

安祿山一定後悔曾跟李林甫作對過,不過他的這一次揭發,倒是迎合了玄宗的心思。

至於安祿山和楊國忠的關係,那可是死對頭。

在安祿山眼中,李林甫做宰相我服,可你楊國忠比李相差遠了,你不過是藉著妹妹的裙帶關係死皮賴臉爬上來的,俺安祿山打心眼裡看不起你。

楊國忠本身就是睚眥必報的小人,現在身為宰相,總是被下屬看不起,也是十分惱怒,就總在玄宗面前打安祿山的小報告。安祿山知道後,對玄宗說:“楊國忠嫉妒,欲謀害臣,臣死無日矣。”

除了兩相外,安祿山還和大將軍哥舒翰之間積怨甚深。本來兩人不對眼也就是了,但還不到結怨的地步。可是一場宴會,讓兩人差點當眾打起來。

安祿山對哥舒翰說:“我父親是胡人,母親是突厥人,你父親是突厥人,母親是胡人,我們都差不多,為什麼不相親近呢?”

哥舒翰雖然是個大老粗,但也讀過幾本書,就想在安祿山面前顯擺顯擺,掉了句書文道:“古人云:野狐向窟嗥,不祥,以其忘本也。敢不盡心焉?”意思是說,我不敢忘本,一定與你盡心相交。

不過一來這句“古人云”引用的不是特別恰當,二來安祿山是個十足的文盲,這句古人云也就產生了天下的誤會。

安祿山認為哥舒翰說的“野狐”是譏諷他是“野胡”,勃然大怒,對哥舒翰破口大罵。由此兩人原本不咋地的關係變成徹底決裂。

第十九章 為什麼重用安祿山(2)

其五,安祿山是長養在東北的混血胡人,精通六種民族語言(雖然是文盲,但很有言語天賦),曾當過專業的交易中間介紹人(互市郎)。便於在東北複雜的民族聚居地區發揮作用。他的這一特殊條件,在玄宗考慮人選時具有優勢。

其六,安祿山的戰績

根據史書記載,安祿山和奚、契丹打過兩次大仗,但都失敗了。第一次是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奚、契丹初叛,他奉命討叛,恃勇輕進,損失慘重。差點被張守珪殺了頭,最後玄宗認為他也有勇鬥誅殺之功,而寇戎未滅,欲收其後效,所以只是暫時罷了他的官。第二次是天寶十載(公元751年),他發兵六萬討契丹,被殺傷略盡,自己也差點喪命。次年再發兵20萬打契丹,因內部矛盾,不進而班師。

從他這兩次打仗中,可見他的軍事才能並不卓越。

不過根據史書的規律,壞人對外作戰都是比較笨蛋的,只有在內亂時也比較厲害。安祿山也如此,想安史之亂時,面對大唐軍,其勢如破竹,怎麼也不像軍事笨蛋。

我們來摳摳史書的犄角旮旯,可以發現安祿山並非總是戰而無功。

張九齡《賀奚、契丹並自離貳廓清有期狀》中曾說“安祿山復有殺獲”。張九齡平時就看安祿山不順眼,還因為安祿山一次敗仗執意要殺他。從張九齡口中說的安祿山的戰功,肯定不會假,甚至是被縮小過的。

再從安祿山的部將經歷推一下。如:李忠臣“事幽州節度……安祿山”,“頻委征討,積勞至折衝郎將、將軍同正、平盧軍先鋒使”(《舊唐書 李忠臣傳》);田承嗣任“安祿山前鋒兵馬使,累俘斬奚、契丹功,補左清道府率,遷武衛將軍”。(《舊唐書 田承嗣傳》)

安祿山還善於執行懷柔政策,唐人姚汝能所著的《安祿山事蹟》中指出:安祿山對諸蕃“潛行恩惠”,“蕃人歸降者以恩煦之,不伏者以勁兵討之,生得者皆釋而待,錫以衣資,賞之妻妾。”這說明他作為節度使,代表唐朝廷在東北成功安輯、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