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3部分

(儘管這是一種唯心論的哲學)韻味的神明內涵,使得佛教(漢傳大乘佛教)在尊崇“菩提聖樹”方面形成了一些別具一格的特點,這裡我們就簡述一下這些特點。

㈠“菩提聖樹”不具有任何“世俗”的理念和神通

在佛教的發展過程中,“模擬”信徒群體中的宗教理論家以及宗教“掮客”群體,為了招徠民眾,迎合世俗,在對大眾宣傳佛教的神明、宗教內容時,佛教的眾多神明都被賦予了大量的諸如保佑人們升官、發財、生子、娶妻等等這些“世俗”的理念和神通(對為數極少的“真”信徒群體而言,這些“世俗”的理念和神通也是不存在的,但在民間,佛教神明被賦予的這些“世俗”理念是頗具影響力的),而“菩提聖樹”除了有讓人“覺悟、智慧、真理”,然後成就“功果”“涅槃重生”這種神明內涵外,不具備有任何“世俗”的理念和神通(“四大聖樹”都不具有任何“世俗”的理念和神通)。至於“聖樹”沒有被“模擬”信徒群體和宗教“掮客”群體賦予上“世俗”的理念和神通的原因已不可考。大概是由於神明已經夠用,“聖樹”在“真”信徒群體中又太過於神聖,“模擬”信徒群體和宗教“掮客”群體的緣故,我們不必為此深究。

㈡“菩提聖樹”與佛教神明的“不生不滅”相比有實質性的不同

“菩提聖樹”的“不生不滅”概念,是中土的佛教理論家和信徒們,借鑑使用的道教概念,目的是為了有效的向前大幅度延伸其歷史淵源。而佛教神明的“不生不滅”則是透過使用人體這種“靈魂”載體修行,經過有“生”有“滅”的經歷“涅槃成聖”、“涅槃重生”之後的“不生不滅”。這是“菩提聖樹”與佛教神明在“不生不滅”的概念方面有實質性的不同的地方。

㈢“菩提聖樹”的尊崇範圍限於“小眾”

“菩提聖樹”由於不具有諸如保佑人們升官、發財、生子、娶妻等等這些“世俗”的理念和神通,宗教“掮客”群體不存在利用“菩提聖樹”來迎合世俗,招徠民眾而牟利的可能,而求神明保佑升官、發財、生子、娶妻等等這些“世俗”的理念“大眾”信徒群體其理念與“菩提聖樹”宣示的神明內涵差距就更加遙遠。因而“菩提聖樹”的尊崇範圍也盡限於“真”信徒群體,“模擬”信徒群體(姑且不論其“虔誠度”)這兩個群體,當然真正尊崇“菩提(聖樹)”(包括其它“聖樹”)的當屬“真”信徒群體。而“菩提聖樹”與“模擬”信徒群體的關聯,也就體現在這些“模擬”信徒群體例行公事的“打坐參禪”,還有其中的一些以聲名為重的佛教理論家,在和道教人士辯論歷史淵源問題,撰寫佛教歷史淵源問題的文字等方面產生關聯,其“虔誠度”難以高估。屬“小眾”範圍,但是這個“小眾”群體在佛教中的地位屬領袖群體、中堅力量、高知階層。因而,“菩提聖樹”的尊崇範圍雖然限於“小眾”,雖然其知名度遠遠低於佛教中的眾多神明,但不影響其在佛教被尊崇的地位。。 最好的txt下載網

《西遊記》中的須菩提祖師為何方神聖(二十一)

㈣尊崇“菩提聖樹”的方式與與尊崇佛教神明有差別

關於佛教信徒的修行方式(也可以說是對神明和“聖樹”的尊崇方式)有兩句話,叫做:“唸經拜佛,打坐參禪”。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