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間向人們宣示的一種“神聖之相”,只有“悟徹菩提”,才能“證得佛果”(功果)。而“悟徹菩提”、“證得佛果”,也是“菩提聖樹”的一個重要的神通,因為一個人如果“悟徹菩提”、“證得佛果”的話,那麼這個人死後其靈魂就會“涅槃重生”而進入“天界”(也就是“西天極樂世界”)成為“佛陀”,也就是成為佛教中頂級的大神明。所以“菩提聖樹”的這個神通和法力,在“真”信徒群體當中是非常神聖和厲害的。因而佛教(漢傳大乘佛教)的信徒們在提及“覺悟、智慧、真理、功果”這類概念時,為了顯示尊崇,就以“菩提”相稱,省略了“樹”字;而在提及“覺悟、智慧、真理、功果”在宇宙間的“神聖之相”“菩提樹”時,則在“菩提”和“樹”之間加一“聖”字,為“菩提聖樹”。以示莊重和敬仰。
“菩提聖樹”的神明內涵除了與“覺悟、智慧、真理、功果”相關的理論和說法,除了能讓人成為佛教中頂級的大神明“佛陀”神通和法力以外,其神明概念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不生不滅;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佛教(漢傳大乘佛教)認為,做為所有生靈萬物的“靈慧之源”,天地間的“萬靈之宗”、“萬靈之宗源”的“菩提(聖樹)”,是“不生不滅”的。為了讓佛教的歷史淵源得以有效地向前大幅度延伸,這個“不生不滅”使用的是道教“不生不滅”的說法,認為“菩提聖樹”也是在天地開闢之時就已經存在萬靈之宗”,是與天地同壽的,而世間的“菩提樹”則是其在向人們宣示覺悟、智慧、真理的一種“神聖之相”(如果以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菩提樹做為一種植物“不生不滅”是違背自然常識的,而以佛教的觀點來看,“菩提樹”則是一種“相”,“相”因緣而出,因緣而去,但“菩提”則是永存的);“無時不在”則與不生不滅、天地同壽類的概念相近,也就是說,做為覺悟、智慧、真理的一種“神聖之相”,“菩提(聖樹)”是跨越時空,永恆存在著的;“無處不在”則是說,“三界”之內都有“菩提(聖樹)”的“神聖之相”,做為“覺悟、智慧、真理、功果”象徵的“菩提(聖樹)”,宇宙間每一個靈物(包括人、一些動物和植物)的心上都有“菩提(聖樹)”的“神聖之相”,也就是說“菩提(聖樹)”已經賦予給宇宙間每一個靈物(包括人、一些動物和植物),均等的“悟徹菩提”、“證得佛果”的機會(至於最終能不能“悟徹菩提”、“證得佛果”,則是肯不肯修行,能不能祛除“六賊”,是不是在“紅塵”世界裡墮落的問題了。是“內因”的範疇)。可以說,只要是“悟徹菩提”的人,在佛教中就意味著修行者與“菩提聖樹”有著莫大的關係,而最終的功果必然是成為“佛陀”。二是“離人很近,離‘紅塵’世界很遠”,按照“菩提(聖樹)”“無處不在”的說法,宇宙間每一個靈物(包括人、一些動物和植物)的心上都有“菩提(聖樹)”的“神聖之相”,“離人很近”是自然的事情了。“離‘紅塵’世界很遠”則是說“菩提(聖樹)”是種超凡脫俗,跟“紅塵”世界是無緣的“神聖之相”。如果一個人熱衷於追逐“六賊”,在“紅塵”世界裡墮落和追腥逐臭,那麼這個人心上即使有“菩提(聖樹)”的“神聖之相”,與“菩提(聖樹)”的“神聖之相”無緣的。也永遠只能受輪迴和墮落之苦難。這種說法實際上還是佛教貶斥人生,貶斥社會的一種理論。
在《西遊記》一書中,作者也提到了“菩提”的神明內涵,如在第六十四回《荊棘嶺悟能努力木仙庵三藏談》中,作者借唐僧之口,闡述了“菩提”的這種神明內涵:“菩提者,不死不生,無餘無欠,空色包羅,聖凡俱遣。訪真了元始鉗錘,悟實了牟尼手段。發揮象罔,踏碎涅槃”。簡短的幾句話,卻非常全面地概括了“菩提(聖樹)”的神明概念。
“菩提聖樹”這種充滿了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