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章 毽子上的母愛

在風中翻滾,飽滿的麥穗低垂著頭,彷彿在向大地致敬,果園裡,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子掛滿枝頭,果香四溢,整個村子都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冬日,皚皚白雪覆蓋著大地,給這片土地披上了一層潔白的盛裝,田野裡的麥苗在雪被下安然沉睡,積蓄著來年生長的力量。

走進村子,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風格各異的房屋。錯落分佈的土坯房,是村子裡最古樸的存在。這些土坯房是村民們親手搭建的家園,每一塊土坯都凝聚著他們的汗水與心血。土坯房的牆壁,像是一本厚重的史書,爬滿了歲月的痕跡。風雨的侵蝕讓牆面變得斑駁陸離,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深深的裂痕,彷彿在訴說著往昔的艱辛與不易。仔細端詳,能看到牆面上留下的水漬,那是無數個雨天的印記;還有被風吹落的土坯碎塊,彷彿在回憶著曾經的風雨飄搖。然而,這些歷經滄桑的土坯房,卻依然穩穩地矗立在這片土地上,宛如一位位堅毅的守護者,見證著村子裡的日出日落、寒來暑往。

與土坯房相鄰的,是紅磚房。紅磚整齊地排列著,色澤鮮豔,在陽光下閃耀著溫暖的紅色光芒。紅磚房的建造,是村子發展的一個標誌。那時,村民們的生活逐漸好了起來,開始追求更堅固、更美觀的居住環境。紅磚房的門窗大多寬敞明亮,窗戶上鑲嵌著乾淨的玻璃,能清晰地看到屋內的景象。院子裡,常常種著幾棵果樹,春天繁花似錦,夏天綠樹成蔭,秋天碩果累累,為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

不遠處,還有青磚房。青磚的顏色沉穩而古樸,給人一種寧靜而莊重的感覺。青磚房的建築風格獨特,屋頂的瓦片排列得整整齊齊,屋簷微微翹起,頗有幾分江南水鄉的韻味。走進青磚房,屋內的地面通常是用石板鋪就,清涼而平整。房樑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雖然歷經歲月的洗禮,但依然能看出當年工匠的精湛技藝。這些青磚房,大多是村裡一些有些家底的人家所建,見證著家族的興衰與傳承。

而混磚房則是村子裡的新成員。隨著時代的發展,建築材料不斷更新,混磚房應運而生。混磚房結合了多種材料的優點,更加堅固耐用。它們的外觀簡潔大方,有的還會貼上漂亮的瓷磚,顯得格外整潔美觀。混磚房的內部裝修也更加現代化,有寬敞的客廳、舒適的臥室,還有乾淨的衛生間,為村民們提供了更加舒適的生活條件。

村頭,一座古老的白色廟宇靜靜矗立著。這座廟宇的牆壁早已斑駁,磚塊在風雨的侵蝕下,輪廓變得模糊,可那飛簷斗拱的建築結構,仍彰顯著往昔的精巧與莊重。廟宇的大門是硃紅色的,如今也已褪色,上面的銅環被歲月打磨得光滑無比。輕輕叩響銅環,那清脆的聲音彷彿能穿透歷史的塵埃,喚醒人們對過去的記憶。

據說,這座廟宇始建於明朝末年,幾百年來,它一直靜靜守護著村子,見證著一代又一代村民的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廟宇的大殿內,供奉著幾尊莊嚴的佛像,佛像的面容慈祥,目光深邃,彷彿在俯瞰著世間萬物。每至初一、十五,村裡的老人們便會結伴來到廟宇,他們身著樸素的衣衫,手持香火,虔誠地跪在蒲團上,閉目祈禱。香菸繚繞中,他們的臉上滿是對生活的敬畏與對平安的祈願。孩子們則在廟宇的院子裡嬉笑玩耍,他們的笑聲迴盪在廟宇的每一個角落,為這座古老的廟宇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

村子的旁邊,一條清澈的小溪潺潺流過。溪水不深,卻異常清澈,能清晰地看到水底圓潤的石子和搖曳的水草。溪水是從遠處的山泉匯聚而來,水質純淨,甘甜可口。捧起一掬溪水,清涼的感覺瞬間傳遍全身,那股甘甜的滋味,讓人回味無窮。

溪邊,垂柳依依,細長的柳枝像是少女的髮絲,隨風飄舞,時不時地拂過水麵,蕩起層層漣漪。夏日的午後,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村裡的孩子們會光著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