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章 沉澱和過濾

雪茹經營的綢緞莊,在經歷了從百貨向綢緞幾度轉換後,生意依然旺盛。

但由於現階段北京尚未開放此類承包,她無法再次接手經營。

而今,作為北京第一個進行這種型別承包的人,何宇柱的意義非同尋常,為今後類似的情況操作開啟了先河。

“主任,我覺得原先那家酒樓的位置對我非常適合。”

何宇柱對這一區域已有所研究,考慮到多年來在這裡的活動經歷,“但我計劃重新改造這家店鋪,特別是在水電、排水等基礎設施方面進行提升。”

“我希望將其規模適當擴大,保證所有的基本設施都能到位,這樣才可以穩紮穩打地經營下去,以免將來出現問題。”

他補充說。

主任聽了表示認同:“這方面不存在困難,您打算使用我們社群的工程隊嗎?”

對於這點,主任有自己的考量,透過僱傭社群內的隊伍不僅能促進就業,還能夠提高社群整體的收入,畢竟前門大街上的這片區域目前幾乎沒有什麼經濟效益,這對誰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事實。

“呵呵,這倒是有可能考慮。

至於重建所需的審批手續,可能還需要……”

何宇柱顯然不想親自負責這些問題,若想借專案提升社群收益,相關繁瑣的工作理應由對方來完成。

區主任毅然決定接下所有的審批與施工任務,決定依靠自家的建設團隊進行專案的重建工作。

作為前門大街超過800家商戶中的首個此類案例,考慮到未來私人承包市場放開的可能性,即使不對舊建築做新的建設,裝修翻新也將是一個潛在的巨大市場機會。

基於這點認識,即便身為區級領導,區主任也表現出了強烈的經濟效益意識——如果這條商業街能因為這些改造而繁榮發展,那麼管理的辛勤勞動自然也就有了回報。

雙方基於彼此的合作誠意,迅速就重建工作的具體方案達成了一致。

然而,關於目前在職員工的安置仍是唯一的未解難題。

何宇柱深知處理這部分人員所面臨的挑戰,他開誠佈公地說:“要使用現在的員工,必須先經過我的考核評價,畢竟過去的表現我們都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