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要以當地條件為基礎。
散收:在農村來說,相對較多,小時候可能很多人都遇到過,村頭路口吆喝或者登門收寶,這種方式範圍太大,不易快速獲取資訊,但若遇山村偏野之地,此法可行。
大收:進行搭臺獻藝方式,聚攏人群,再籠絡收寶,此法要有人配合,提前找好配合人員,附合搭臺收寶者,有配合人員的假動作,才能讓真正有寶之人放下戒心。
官收:以政府或村幹部引頭為平臺,用有償上繳及補償上繳的方法,倡導有寶人員獻寶。
那麼收道,重點是見寶,以寶為線牽出其出寶原因、從而探知方位、地點,縮小範圍,即可定墓位。
活道:形巨動,天不翻,則地覆,地下墓穴封閉太久則會產生封閉氣體,包括土壤也會因此受到變化,周邊動植物的生長及生死變化。
比如墓穴土地的翻動,土層結構不同造成周圍無蟲無蟻,反之則蟲蟻巨毒之物;綠樹植物叢陰茂盛或黃萎枯爛等不同尋常的跡象,透過相互對比必成鮮明,那麼墓穴位置必在其之下。
聞道:上述形巨動,天不翻,則地覆,土地翻動,地下的陰晦土壤會翻至土地表層,或墓穴中的石塊翻出,常年累積的陰晦之味有其特殊。
盜墓也好,考古也罷,通常所用掘土工具以平鏟、工兵鏟、洛陽鏟、撅鋤、齒耙,等等,其中洛陽鏟最為出名,此鏟呈半筒圓形類似於瓦筒狀,便於鑽土取樣。
墓穴因地形而翻動,那麼土層變化基本為翻動式,墓穴的土質除了有土層變化可詳查之外,更有淡淡的陰晦腐臭之味或是淡淡肥田之氣,分別取土樣進行嘗、聞分辨對比,即可辨別墓穴位置。
第四個層面,已無形,看無痕,辯無貌,觀死聽笑便知曉;
墓穴表層無貌無形無痕無參考,此層面亦難亦簡,最起碼已是經歷過形巨動的層面,無太多參考資訊,簡單來說墓穴了無痕跡的深埋於地下。
前面所述甚多,墓穴處於地下,也可理解為地下有一處空蕩無人之地,且空間巨大,以此尋法,可透過聽道、懼道、無道,來鎖定墓穴位置。
聽道:此聽道,重點在於聽,此聽非打聽,小原理隔板敲打和板後貼牆敲打聲音會因為一面為空一面為實而發出不同的聲音,一則空蕩輕沉,另一則實響脆剛。
墓穴埋藏於地下,因其空蕩大小給於聲響或撞擊必會產生不同聲響回應,當然,不是用手或石砸大地來辨別墓穴方位,巧妙利用大自然或人工方可。
雷雨天氣,產生的雷聲或人工爆炸聲來讓墓穴自已進行回應,貼耳於地聽“迴盪聲音”來鎖定墓穴位置,相信有很多人聽說過聽雷,所謂的聽雷即是如此,同樣聽雷對於耳力要求極高。
懼道:上述墓穴為地下空蕩之地,聲震或地震都會引來共震,從而引發次聲災害。
一片區域,若因天氣變化原因,動物或其他牲畜非正常原因大量逃亡或死亡,人力並不能做到,自然與特殊天氣有關。
如若在定墓位過程中遇到動物群逃、群傷、群死現象或當地居民告誡某地雷雨或其他特殊天氣恐懼不可進入,必然有其原因,待恢復平靜之後,方可鎖定墓穴位置。
無道:北宋王安石在詩《石榴》中曾有一句:“萬綠叢中一點紅”,意思是大片綠葉中一朵紅花非常醒目,同樣也是形容人群中有一位美女十分醒目。
在墓穴定位中,無形的地貌有另外一種現象,離地表越近的情況下,墓穴上方可能會出現寸草不生,甚至皆為黃土雜石,再或者毫無生機。此處便為墓穴方位。
另一層面來說,則是“無道勝有道”,佛家講究的是佛緣,尋墓也是一樣,會有一定的墓緣。
就像有時候一直想尋找的東西,卻不一定能夠找到,反而當你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