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東吳大臣徐原

秦狼之流興風作浪,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苦不堪言。孫權聞知此事後,當機立斷任命呂岱為督軍校尉,命其率部出征平亂。

呂岱接到命令後毫不遲疑,立刻率領自己麾下那支久經沙場的本部人馬火速趕往東冶。與此同時,西部校尉蔣欽也率領所部兵馬前來會合,兩支勁旅強強聯手,氣勢如虹。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只為早日將這股禍亂地方的賊人剿滅,還百姓一個安寧太平的生活環境。

終於,在呂岱和蔣欽的英明指揮以及全體將士們的奮勇拼殺之下,這場叛亂很快就被平息。呂合、秦狼等賊首皆被生擒活捉,其餘黨羽也紛紛望風而降。至此,歷經戰火洗禮的五縣重新恢復了往日的平靜與繁榮。由於此次平叛之功,呂岱被孫權擢升為昭信中郎將,成為東吳軍中一顆耀眼的將星。

建安二十年(公元 215 年),風雲變幻之際,呂岱肩負重任,率領著孫茂等十位將領,緊緊跟隨著孫權的步伐,與呂蒙一同踏上了征伐長沙三郡的征程。這一路上,戰火紛飛,硝煙瀰漫,但他們毫不退縮,勇往直前。

然而,當大軍行進至安成、攸、永新、茶陵四縣時,卻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阻力。當地的官吏們竟然聯合起來,一窩蜂地湧入陰山城,聚集起眾多兵力,妄圖抵禦呂岱所部的進攻。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呂岱毫無懼色,他果斷下令對圍寨發起強攻。一時間,喊殺聲震天動地,雙方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

經過一番激烈鏖戰,那些負隅頑抗的敵人們最終抵擋不住呂岱軍強大的攻勢,紛紛選擇了投降。至此,長沙三郡得以順利平定。孫權見呂岱戰功赫赫,便決定讓他留下來鎮守長沙,以保一方安寧。

可就在此時,安成縣縣長吳碭以及中郎將袁龍等人卻暗中響應關羽,再度掀起反叛之亂。吳碭更是膽大妄為,公然佔據了攸縣,企圖以此為據點,繼續對抗東吳政權;而袁龍則堅守醴陵,給呂岱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孫權得知此事後,迅速調遣橫江將軍魯肅率軍攻打攸縣。吳碭雖然拼死抵抗,但終究難敵魯肅大軍的凌厲攻勢,最終只得狼狽突圍逃竄而去。與此同時,呂岱也沒閒著,他親自領軍向醴陵進發。經過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終於成功攻破城池,並生擒了袁龍。隨後,呂岱毫不猶豫地下令將這個叛賊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由於在這場平叛之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呂岱得到了朝廷的嘉獎和擢升,被任命為廬陵太守,從此開啟了他更為輝煌的仕途生涯。

延康元年(公元 220 年),一代梟雄曹操與世長辭,他的離世猶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面,激起層層波瀾。同年,曹丕順應時勢登基稱帝,至此,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的東漢王朝畫上了句號,一個嶄新的時代——魏朝拉開帷幕。

此時的東吳政權也在風起雲湧的局勢下積極調整戰略佈局。雄踞江東的孫權深知,欲保一方安寧與繁榮,必須掌控關鍵要地。於是,他果斷地將交州刺史步騭調往戰爭前沿,而讓智勇雙全的呂岱接替其位,擔任交州刺史這一重要職務。

新官上任三把火,呂岱甫至交州,便展現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軍事才能。面對錯綜複雜的嶺南局勢,他採取恩威並施之策,巧妙地周旋於各方勢力之間。對於那些願意歸順的地方勢力,呂岱給予寬容與優待,沿襲以往制度,對其進行安撫和整編;而對於頑固不化、負隅頑抗者,則毫不手軟地予以堅決鎮壓。

在持續削平嶺南地方勢力反抗的艱難歷程中,呂岱不僅成功地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還逐步積累起強大的軍事實力。與此同時,他時刻保持著敏銳的洞察力,不放過任何一個剷除嶺南割據勢力的良機。

一日,高涼地區的賊寇頭領錢博眼見呂岱所率軍隊氣勢如虹,自知難以抗衡,遂派遣使者前來乞求歸降。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