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無辜的徐粲

部下數量相較於龐大的叛軍而言,簡直就是微不足道。

在這種實力懸殊、敵眾我寡的局勢之下,如果貿貿然出兵前去征討,那無異於拿雞蛋去碰石頭,結局必然是慘敗收場。然而,賀齊並沒有被這巨大的壓力壓垮,反而是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果斷地下達了一道命令:全軍就在原地安營紮寨,進行休整。與此同時,他還派出了眾多精明能幹的探子,要求他們密切監視叛軍的一舉一動,不放過任何一絲風吹草動,靜靜等待那個能夠扭轉戰局的最佳戰機浮出水面。

就在這時,一個天賜良機出現在了賀齊的面前。原來,張雅與其女婿何雄二人因為爭奪權勢而鬧得不可開交,彼此之間關係緊張到了極點,甚至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得知這個訊息後的賀齊靈機一動,心生一計。他暗中派遣手下的山越人士故意製造事端,挑撥離間,使得張雅和何雄之間的矛盾愈發激化,相互猜疑和敵對起來。漸漸地,這兩個人都各自擁兵自重,一門心思只想著如何除掉對方,全然忘記了還有賀齊這支軍隊虎視眈眈。

眼見時機已然成熟,賀齊毫不猶豫地點起大軍,如猛虎下山一般向著張雅所在之處猛撲過去。由於張雅此時正忙於應對內部紛爭,對於賀齊突如其來的進攻完全沒有防備。結果可想而知,賀齊率領的軍隊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擊潰了張雅的部隊。這一場戰鬥打得酣暢淋漓,捷報頻傳。而原本跟隨著張雅的那些詹強的黨羽們見到此情此景,一個個嚇得膽戰心驚,再也生不出半點反抗之心。最終,他們紛紛放下武器,選擇出城投降,向賀齊俯首稱臣。

這可是漢王朝破天荒頭一遭在福建地區正兒八經地立下縣城啊!掐指一算,距離那秦始皇南平百越都已經過去悠悠四百多年啦!想當年,正值孫策意氣風發,雄踞會稽,血洗東冶,以雷霆萬鈞之勢征服了閩越這片古老的土地,並大筆一揮,設立了“建安”、“漢興”以及“南平”三個縣。而那位戰功赫赫的賀齊將軍,則成為了創立這三縣的實際執行者。就在這個時候,原本屬於冶縣(也就是東冶)的地域一下子多出了四個縣來。這當中,建安縣(就是如今的建甌喲)更是獨樹一幟,因為它乃是用漢獻帝的年號來命名的第一個縣份呢,所以在建安、漢興、南平和原來的冶縣之中,建安縣的地位那可真是高高在上,獨佔鰲頭呀!

然而好景不長,到了公元 200 年,也就是建安五年的時候,孫策不幸英年早逝。趁著這孫氏政權的中樞正在進行新舊交替的關鍵時刻,那些居住在建安等縣、原本隸屬於冶縣地域的山越人按捺不住內心的躁動,他們再次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要求自立自治的反抗鬥爭。剛剛接過權杖的孫權眼見局勢不穩,自然不敢掉以輕心,於是當機立斷,派遣麾下猛將賀齊出馬,率領大軍對建安等地發動了第二次軍事行動。一時間,風雲變色,戰火紛飛,整個福建地區都被捲入了這場激烈的衝突之中……

公元 203 年,正值建安八年,這一年風雲變幻,局勢動盪不安。在會稽郡南部的建安、漢興、南平一帶,強族首領們蠢蠢欲動。洪明、洪進、苑御、吳免、華當等人毅然決然地舉起了反旗,他們各自率領著一萬多人馬,氣勢洶洶地聚集在了一起。這些軍隊不僅數量眾多,而且還經過精心部署,形成了多梯隊、多層次的縱深防線。

為了確保戰略佈局的嚴密性,他們還派遣了吳五帶領本部六千精兵駐紮在大潭地區,負責防守要衝;同時,又派出鄒臨同樣率領六千人馬屯駐於大潭南面的蓋竹。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地保衛位於東部的冶地政治中心——建安。

然而,山越兵卻毫不示弱,他們率先發動攻擊,展現出強大的戰鬥力和果敢的決心。屯駐在蓋竹和大潭的一路人馬,猶如猛虎出山一般,迅速越過雄偉險峻的武夷山,向著餘汗方向疾馳而去。而另一路由洪明和洪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