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南朝齊大臣徐孝嗣

徐孝嗣出生於公元 453 年,他的表字叫做始昌,還有一個親暱的小名喚作遺奴。其籍貫位於東海郡郯縣,也就是如今山東省的郯城縣一帶。這位徐孝嗣,乃是南朝齊時期聲名顯赫的宰相大人,同時也是司空徐湛之的孫子。

說來也巧,徐孝嗣其實是徐聿之尚未出世便遺留下來的孩子。正因如此,當元嘉三十一年(公元 453 年)那場驚天動地的變故發生之時——劉劭殘忍地殺害了徐孝嗣的父親與祖父,尚在母親腹中的他卻幸運地躲過一劫,未受牽連。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人,儘管幼子得以倖存,可年輕的母親卻因自身年歲尚小,動起了改嫁他人的心思。為了能夠順利改嫁,她用盡各種方法企圖打掉這個腹中胎兒。先是服用藥物以求墮胎,而後甚至不惜故意摔倒在地,只盼能一了百了。但令人驚奇的是,無論怎樣嘗試,這腹中的胎兒都異常頑強,始終安然無恙。最終,歷經種種波折後,徐孝嗣還是平安降生到了人世。

時光荏苒,轉眼間徐孝嗣已然長到了八歲。就在這一年,按照當時的禮制規定,他順理成章地繼承了叔父徐恆之的爵位,成為了枝江縣侯。或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徐孝嗣自幼聰慧過人、容貌俊美,深得宋孝武帝的鐘愛賞識。出於對他的偏愛,宋孝武帝更是親自做主,將自己的女兒康樂公主下嫁於他,成就了一段美滿佳話。話說此人被封為駙馬都尉之後,起初擔任了著作郎一職。此後,他歷經數次官職變遷,先是在司空太尉二府擔任參軍,接著成為安成王的文學侍從,然後又出任驃騎從事中郎併兼任南彭城太守之職,後來還曾擔任過太尉諮議參軍同時依舊兼任著南彭城太守以及齊國世子庶子等重要職務。

時間來到建元元年(公元 479 年),這一年風雲突變,蕭道成悍然篡位,改宋立齊,徐孝嗣所承襲的宋朝爵位也因此被無情地削除。然而,進入齊國後的徐孝嗣並未一蹶不振,反而憑藉自身出眾的才能和不懈的努力再度崛起。

最初,他受命擔任晉陵太守,在職期間展現出卓越的治理能力;不久之後,又以寧朔將軍的身份出任蕭子良的徵虜長史,深受器重;隨後更是應召回京,相繼擔任尚書吏部郎和太子中庶子等要職。在此之後,他的仕途愈發順遂,不僅轉任長兼侍中,而且還轉任御史中丞,可謂官運亨通。

再後來,徐孝嗣外放至吳興擔任太守,在此期間更是聲名遠揚,因其幹練有為而備受讚譽。直到永明七年(公元 489 年),王儉不幸離世,齊武帝特意徵召徐孝嗣入朝擔任五兵尚書。與此同時,皇帝還下令讓負責撰寫南朝儀典的儀曹令史陳淑、王景之、朱玄真以及陳義民等人向徐孝嗣請教相關事宜,足見其在禮儀制度方面的深厚造詣和崇高地位。永明八年(公元 490 年),徐孝嗣迎來了職業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轉折——他被調任為太子詹事。這一職位讓他得以更深入地參與宮廷事務,與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建立緊密聯絡。然而,命運的齒輪並未停止轉動,不久之後,他再次轉職,成為吏部尚書。憑藉著卓越的才能和敏銳的洞察力,徐孝嗣迅速適應新角色,將吏部的各項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條。

不僅如此,由於他出色的表現,很快便獲得了進一步的晉升。先是被加封為右軍將軍,緊接著又轉領太子左衛率。此時的徐孝嗣可謂權傾朝野,朝廷諸多行政事務紛紛交由他來主持。他兢兢業業,不辭辛勞,以高度的責任心確保每一項決策都能符合國家利益和民眾福祉。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間來到了永明十一年(公元 493 年)。這一年對於南齊王朝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在位多年的齊武帝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臨終之際,齊武帝留下遺詔,指定尚書事務交由徐孝嗣以及時任尚書右僕射的王晏共同處理。這份信任無疑是對齊武帝一生功績的肯定,也是對徐孝嗣能力的高度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