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部分

情,那麼這些商人還能玩出什麼呢?( )

二零三、挾威宜行練新軍

馬車緩緩行在鄉間之道上,趕車的車伕滿臉樂呵呵的笑容,象是有什麼喜事一般。

江南水鄉,路與水往往平行交錯,中間為眾多的小橋所連起。當今天子即位之後,對於農務極上心,勸農勸桑且不說,就是這路邊水邊,也要求種上桑榆。天子說得很是誠懇,桑榆為農家之寶,平常年歲可以為農家增一條財源,災荒年歲可以充飢。

趙景雲看著路兩邊的田地,心中也是滿是喜氣:看這田裡莊稼的模樣,怎麼也不象是會有災荒年歲的情形。

“趙兄,臨安待著多好,為何非要跑到鄉下來,還非要呆上一個月,鄉下哪有臨安有趣?”

石良靠在車廂上,頗有些不高興地說道。

他到臨安為時還不算長,一年都不到,總覺得臨安還有許多地方未去看過,故此不願意離開。

“這可是天子恩典,專撥了錢糧來,讓咱們到鄉下去為天子採風。石子房,你得小心了,若是回頭交與天子的採風文章寫不出來,下回去流求之事便別想了。”趙景雲還沒有回答,陳安平搶著說道。

天子在臺莊大捷之後,挾戰事獲勝之威,在朝堂上進一步推動改革,令太學生深入鄉村採風便是其中之一。天子詔書中說道:“祖宗開科取士以納天下英才,實為千載謀國之策,然則後世書生偶有不肖,或五穀不分。不識韭與稻,或四體不勤,誤指馬為虎。積年累月,何以為國牧民,為天子知兵?常言有云:破千卷書行萬里路。孔子亦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又曰:古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不躬行實踐而空言仁禮,豈不妄乎?朕有感於聖人之言,故詔諭天下士子採風,勉之勉之。”

這份詔書下達之後,先便在國子監太學諸生中實行起來。為了辦好此事,戶部還專門為下去採風的國子監太學生撥了一筆款項自然,經魏了翁手撥出來地不會太多,而且還需要做“課題申請”,確認這個採風是有目的的,這才得以成行。對於趙景雲來說,“課題申請”要地是國子監會出一份由吏部、戶部聯署的公文,他執著這份公文到了鄉間,當地縣府都會配合,至於申請來的經費。那倒是其次了。

趙景雲的採風“課題”便是“洋貨與大宋鄉里之干係”。他上一次那篇引起喧然大波的文章裡重點查詢了洋貨對城市作坊的破壞,這一次他有意做得完滿一些,除了調查洋貨對大宋農村的衝擊之外,還要試著探討一下解決方法。陳安平、李石和石良這三人都是好事,與他關係日漸親密,故此被他拉了來當幫手。

“瞧瞧,快瞧!”

趙景雲原本想說石良兩句的,但李石突然指著車外喊道,眾人立刻向他指地方向看去,只見一大片桑林之中。十餘個蠶娘蝴蝶一般穿行於其中。她們衣衫鮮豔,看上去家境不差,而且也不怕生,見著這車上計程車子,只是一陣輕笑,卻不躲入桑林之中。

有過一次教訓,石良等人再不敢口出不遜了。他們好奇地看著這些蠶娘。倒是他們的車伕放慢了度。笑著唱了一句俚曲,那蠶娘們紛紛輕啐。然後才避入桑林之中。

“真漂亮,往日來時所見,盡是面黃肌瘦,幾曾有這麼漂亮的!”李石喃喃地道。

“對極對極!”石良嚥著口水拼命點頭:“此趟來之不虛,來之不虛,值了,值了!”

“我呸,你二個腦子裡盡是什麼玩意!”陳安平怒道:“咱們出來便是為了看這些漂亮蠶娘麼?”

“自然不是。”李石笑道。

“不過若能順便看著,又有何妨?”石良也哈哈大笑起來。

“你們二廝……吾未見有好德如好色也!”陳安平道。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石良回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