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會把自己所讀的書奉為正典。”
“學術方向上的不同、社會普遍觀念和分配製度的不同,造就了中國人在400年學古人,西方人在400年裡創造發明的積累,造就了東方和西方如今的巨大差異。學而無用400年和學以致用400年,造成了中華民族60年的苦難和屈辱。以史為鏡,以人為鏡,我們可以從西方400年的發展史和目前帝國的崛起中找到一條真理:社會發展的動力是生產力,生產力發展的動力是科學技術。換言之,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的核心競爭力!”
第十五節 復興夢破
臺下很安靜,沒有掌聲也沒有議論聲。
龍劍銘還是第一次在演講中碰到這種情況。不過他清楚,自己剛才的言論已經吹響了中國文化階層改革的號角,已經掀開了中國科技基礎研究的新篇章!長久以來,在中國知識界佔據絕對通知地位的經學將被嶄新的、直接服務於社會生產力增長的工學所取代。
“我們必須正視一個現實,當今的中國工業技術,國防軍事技術來源於美國,不過是經過以郢東林公爵為首的一批技術精英加以發展後改造罷了!國防軍在歷次戰爭中的輝煌戰績,首先依賴於全民族的奮起抗爭精神,而起決定性作用的,則是軍事技術方面的革新。技術在不斷的研究和發展中,科學技術的研究需要新鮮的血液和強大的教育體系提供的人才基礎。毫不諱言,這就是我來到物理學院的原因!在這裡,我向帝國大學的所有師生承諾,科學技術研究人才會被帝國視為珍寶,就如同邙東林公爵一樣獲得至高榮譽!在這裡,我向在場的諸位師生,諸位記者保證,大中華帝國將持續地提高科學型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在這裡,我向大中華民族五萬萬同胞呼籲,帝國的未來需要在科學技術上連續不斷的積累與突破,需要無數科學研究工作者的無私奉獻!”
終於,禮堂裡再次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人們從皇帝的演講中看到了清楚的事實,得到了最明確的思想啟迪。在這個全民族地文化核心殿堂上,襯立起了開天闢地以來首次以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發展觀來確立社會關係的大旗!破除了傳統觀念中輕視“匠人”和“奇巧淫技”的偏見,以皇帝和皇室以及帝國政府的名義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科技工作者的社會地位。
可以說,這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劃時代的文化里程碑。
龍劍銘滿意地看到。自己的講話取得了預期的目的,不過,還有必要在這上面再添一把柴。因此從司徒燕有心忡忡的話裡,他得到一個訊息,報考物理學院地考生寥寥無幾。
“今後,帝國政府官員地考核,將增加工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帝國官員的選拔,也將向工學人才傾斜。在一個以科學技術為民族競爭力的時代,我和帝國政府絕對不容許有任何一個官員輕視、歧視科學工作者,也歡迎科學工作者參加到國家管理的工作當中來!剛才,我說過讀書人要從時代背景和國家體制的角度出發確立正確的觀念,那麼現在我可以做這麼一個結論:不關心政治。不關心時事的讀書人不是合格的讀書人,他必然會落後於時代,落後於整個民族的前進步伐,最終被歷史滾滾向前的戰車所拋棄!家事國事天下事,都是帝國知識分子應該關心的問題。”
“技術的突破,靠得是技術的積累。任何一項發明創造都是以平時地廣泛積累為基礎,以無數次的失敗為代價獲取的。為此,帝國大學,帝國科學院、帝國科學技術協會以及下屬的企業,為廣大的科學技術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研究平臺。帝國皇室也決定拿出3000萬元作為基金,獎勵每一年裡在科學技術研究和基礎教育工作出有突出貢獻者。帝國諮議會,正在討論制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