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是中國文化的根基。 txt小說上傳分享

老子哲理

如華山之雄偉,如涇水之明澈。

力量改變一切,柔弱常勝剛強。

老子的傳說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曾經在周朝做過掌管藏書的史官。

有一次孔子前往周都(今洛陽市),向老子請教禮。老子說:“你所說的禮,制定它的人骨頭都已經腐爛了,只有言論流傳下來。君子生逢其時就出去為天下做事,生不逢時就像蓬草一樣隱藏自己。我聽說那些善於經商的人,總是深藏自己的財富而不顯露。作為君子不但具有高尚的品德,而且表現出謙和愚鈍的樣子。請拋棄你身上的驕氣和過多的慾望,以及做作的神態和過大的志向。這些對於你都是沒有好處的,我能告訴你的就是這些。”

孔子走的時候老子說:“我聽說富貴之人送人財物,仁善之人送人言辭。我不是富貴之人,借仁善之人的名義,用言辭為你送行:聰明深察的人經常面臨死亡,因為他們喜歡議論別人;博學善辯的人經常危及自身,因為他們喜歡揭發別人。做子女的不要只顧自己,做臣屬的不要只顧自己。”

孔子回去後對弟子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遊;獸,我知道它能跑。會跑的獸可以用網去捉,會遊的魚可以用線去釣,會飛的鳥可以用箭去射。至於龍,我不知道它是如何乘著風雲飛上天去的。我見到的老子,就像龍一樣!”

老子在周都住了很久,見周朝日益衰落就離開了周都。過函谷關時,關令尹喜對他說:“您就要去隱居了,請為我們留一些書吧。”於是老子寫了《道德經》,總共有五千多字,然後就飄然而去了。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知道老子的下落。

上篇·道經

第一章 玄妙之道

可以行走的道路,不是永久的道。可以表達的名稱,不是永久的名。無是天地的初始,有是萬物的本源。所以通常要從無的方面,去觀察道發生的變化;通常要從有的方面,去觀察道表現的形式。無和有是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的方面,這是非常深刻的道理。不斷地探求這樣的道理,是認識一切變化的大門。

第二章 聖人無為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是因為有醜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有和無相生,難和易相成,有長就有短,有高就有低,有音響就有聲調,有前面就有後面,這是永恆的道理。所以聖人以無為的態度處理事情而不刻意地追求,重視行為的引導而不無謂地說教。讓萬物自然地興起而不加以宣揚,讓萬物自然地生存而不據為己有,讓萬物自然地發展而不自恃己能,讓萬物自然地成熟而不自居其功。正因為聖人不自居其功,所以他的功績不會失去。

第三章 順其自然

不崇尚賢能,可以使民眾不爭奪功名;不看重稀有的貨物,可以使民眾不去偷盜;不炫耀各種慾望,可以使民眾不發生混亂。所以聖人的治國之道是:淨化民眾的心靈,滿足民眾的溫飽,弱化民眾的志向,強壯民眾的筋骨。使民眾沒有過多的智謀,也沒有過多的慾望;使那些智力超群的人,也不敢胡作非為。聖人有所作為又能順其自然,國家就沒有不能治理的事情。

第四章 萬物之宗

道是無形的,然而它的作用卻不會窮盡。多麼的深奧啊,它似乎是萬物的開始;多麼的迷惑啊,它似乎沒有、又似乎存在。我也不知是誰產生了道,好像先於天帝之前,道就已經出現了。

第五章 天地至仁

天地無所偏愛,任憑萬物自然地生存;聖人無所偏愛,任憑百姓自由地發展。天地之間的氣象,彷彿處在巨大的風箱之中。虛靜的時候好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