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表明,兒童性別確認的關鍵時期是出生後18個月到3歲之間,這段時期家長的教育會促使他們性別意識的形成。但由於這一時期的孩子不具備反省認知的能力,他們並不懂得進行性別的自我塑造,因此,家長錯誤的性別塑造,例如把男孩當成女孩來養,就很容易給男孩帶來負面影響,使他們對自己的性別產生錯誤的認同。

我就曾認識這樣一對母子:

母親很喜歡乖巧的女兒,因此當兒子出生後,她就把兒子當成女兒來養:她不僅把兒子打扮成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在與別人交流時,她也常常自豪地這樣說:“你看我家‘閨女’漂亮嗎?”

當然,由於Y染色體以及荷爾蒙所起的作用,她的兒子也常常會表現出一些男孩的特性,例如好動、喜歡冒險和競爭等,但每當這時,她都會這樣教育兒子:“媽媽最討厭那些調皮的小男孩了,所以你一定要乖巧一些呀。”

因為從小接受的是這樣的教育,因此,這個孩子從進入幼兒園開始,就不願意和小男孩一起打鬧,而是喜歡與女孩們一起玩過家家;進入小學之後,這種傾向就越來越明顯了。所以,現在這位母親的“願望”終於實現了,無論做什麼事,她的兒子都表現得很乖巧。但兒子現在卻很痛苦,因為他常常會被同學譏笑為“娘娘腔”。

由這個案例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家長後天的教育,真的會影響男孩天生的性別基因。也就是說,如果家長從男孩小的時候,就把他當成女孩來養,那男孩體內的Y染色體和雄性激素往往就會失去它們應起的作用,從而使男孩對自己的性別產生錯誤的認同。

當然,除了家長錯誤的性別教育之外,使男孩出現“娘娘腔”傾向的原因還有很多,我們主要列舉與家長教育有關的以下兩點,供家長們借鑑:

1。 家長的“包辦”和溺愛。

對於男孩來說,家長的“包辦”和過分的溺愛也可能會引起他們的男性特徵消失。男孩與女孩認識世界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女孩常常會透過她們敏銳的感覺來認識周圍的世界,而男孩則是透過他們的冒險行為去認識世界的。

但如果家長對男孩太過溺愛,每當男孩透過冒險去探索世界時,家長就會心疼地提醒他們:兒子,不要,那太危險!因此,在家長的多次阻止和提醒下,男孩的那種透過冒險和動手來認識世界的特性就會消失,從此男孩變得有些“娘娘腔”傾向也就不足為奇了。

2。 父親角色的缺失。

當然,這裡並不是特指那些單親家庭,而是指現代社會大多數家庭所共有的一種現象:由於工作、事業或其他原因,父親常常忽視對孩子的教育。

一位國外的教育專家曾說過這樣的話:中國之所以有這麼多的男孩會出現女性化傾向,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從小就是由媽媽或阿姨帶大的,但他們的父親去哪裡了呢?

男孩是透過模仿來完成自己的性別認同的,如果從小時候開始,一直都是媽媽或者阿姨在他們的身邊打轉,由於缺少男性榜樣,他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模仿身邊這些女性的行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孩的性別認同會漸漸定型,這樣,即使男孩在幼兒園或學校會接觸到其他男孩,他們女性化的行為也不會輕易發生改變。

男孩來自於一個完全不同於女孩的“星球”(3)

其實,男孩自己也不想成為“娘娘腔”,因為一些女性化的行為和表現,常常會使他們陷入孤獨之中。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校裡,一個正常的男孩是不願意跟一個“娘娘腔”的男孩交朋友的,而女孩們似乎也不是很歡迎這些行為有些怪異的男孩。所以,有“娘娘腔”傾向的男孩常常會生活在孤獨和痛苦之中。

很多家長對此很擔心:如果這些男孩一直生活在孤獨和痛苦之中,他們的心理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