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章 淋巴草金不換

山烏龜,別名還有地不容、金不換、千金藤、白芍子、粉防己、雪膽等。

名稱來源及含義

山烏龜因其形態和生長習性而得名。其塊根較大,形狀不規則,表面有許多凸起和皺紋,形似烏龜,且多生長在山地環境中,所以得名山烏龜。

金不換,可能因其塊根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如同黃金般珍貴,且有“金”字,寓意其價值不菲。

地不容,是因為其對生長環境要求較高,在一些地區被視為土地不容侵犯的珍貴植物。

主要價值 山烏龜藥材有兩類。一類是防己科千金藤屬的多種植物的塊根,是提取顱痛定的主要原料;一類是葫蘆科雪膽屬的多種植物的塊根。是提取齊墩果酸的主要原料。 山烏龜在不同地區常作為不同藥材的別名,也就是說,山烏龜存在著同名異物的現象,不同地區所指的山烏龜植物來源不同。 其塊根含多量瑟法丹質和輪黃藤寧,能清熱解毒、鎮靜、理氣止痛。具清熱解毒。健胃止痛的作用,用於胃痛、潰瘍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菌痢、腸炎、泌尿系統感染、敗血病等多種疾病。 醫學科學部門還從山烏龜中撮出顱痛定、異可利定、光千金藤定鹼、千金藤素等,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用途。

養護方法

環境:山烏龜喜歡溫暖環境,對溫度要求高,耐高溫能力以及耐寒性都差。夏季和冬季都要採取降溫保暖措施才行。夏季最好加強通風,冬季則需將山烏龜搬到室內,尤其是北方寒冷地區,控溫在5攝氏度以上,這樣才可更好的越冬。平時提供20至28攝氏度的環境,它的長勢會更旺盛,更好的萌發。

澆水:山烏龜耐旱能力是比較高的。因此養殖期間澆水不需要太頻繁,最好等土壤乾透的時候再澆灌,保持土壤微溼就行。尤其要注意冬季的澆水頻率,整體保持微幹就行,避免爛根。

光照:山烏龜喜光耐陰,懼怕直射光。平時將它養護在室內光線明亮處,最好強光及時遮擋住,不可長時間暴曬,否則就容易被曬傷,出現各種生長不良情況。雖耐陰,但不可長時間放在廕庇環境下,否則藤蔓容易徒長。因偶爾接受散光照,土壤可以選擇疏鬆透氣,排水性好的山烏龜專用土。

施肥:山烏龜生長期間需要適量施肥,一般每隔1-2周施一次稀薄的液肥,如腐熟的有機肥或複合肥。在施肥時要注意避免肥料濃度過高,以免燒傷根系。

修剪:山烏龜的爬藤能力超強,遇牆爬牆,遇架子爬架子,兩三個月就能長成一片綠油油的背景牆。葉子圓圓的像荷葉又像銅錢,所以它也叫金不換,有招財納福的寓意。它的快根實際上就是它的營養包,裡邊全部是水分和養分,哪怕一個月不吃不喝它都死不了。隨隨便便活個上百年,輕輕鬆鬆養成傳家寶。

繁殖方法 山烏龜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種繁殖、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三種。

播種繁殖:一般在春季進行,將成熟的種子播種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保持土壤溼潤,溫度在20-25攝氏度左右,約一週左右即可發芽。

分株繁殖:可在春季或秋季進行,將生長健壯的植株挖出,用刀將其分成若干個小叢,每個小叢至少帶有1-2個芽,然後分別種植在土壤中,澆透水,放置在陰涼處養護一段時間,待其恢復生長後即可正常管理。

扦插繁殖:一般在夏季進行,選取健壯的枝條,剪成10-15厘米長的插穗,去掉下部的葉片,保留上部的2-3片葉子,將插穗插入溼潤的土壤中,深度為插穗的1\/3-1\/2,保持土壤溼潤,溫度在20-25攝氏度左右,約10-15天即可生根。

淋巴草(山烏龜)全解析

淋巴草,學名千金藤屬植物,在民間常被稱為山烏龜,是一種極具特色的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