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2部分

得按照市場價進口。

為啥?

印度的體量太小了。

一直以來,為了保證能源進口渠道的穩定,華夏一直在利用國家影響力,跟主要的石油出口國簽署長期協議。

其實,日本也是這麼做的。

雖然長期協議價格不會太低,一般會高於上一年度的平均價格,但是在油價出現大幅度波動,特別是暴漲的時候,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損失,確保以較為合理的價格從石油輸出國買到石油。

印度呢?

沒有。

不說沙特等歐佩克國家,即便是另外一個石油出口大國,也就是一直跟印度保持著親密關係的俄羅斯,都沒有跟印度簽署協議價格。至於已經成為石油出口國,而且這些年來一直在暗中扶持印度的美國,同樣沒有與印度簽署協議價格。說白了,印度根本沒有跟石油出口國議價的資格。

關鍵就是,印度的市場太小了。

雖然印度已經是第三大石油進口國,但是跟前兩位的華夏與日本相比,總量上的差距依然十分巨大。

說得更直接一點,產油國同樣需要出口市場。

失去了華夏的石油市場,沙特生產的石油能夠賣給誰,或者說還有那個國家能夠買下沙特生產出來的全部石油?

從這個角度來看,只要國際金融從擴張轉變為收縮,印度的經濟就會徹底崩潰。

印度尚且如此,伊朗能好到哪裡去?

要知道,印度怎麼說都是亞洲的第三大經濟體,是規模最大的非發達國家,是一個有十四億人口的龐大市場。

印度再不行,體量也足夠大。

伊朗呢?

人口不到八千萬,國土面積才一百多萬平方千米,而且擁有的只是石油與天然氣,其他幾乎沒有。

當然,還有一些礦產,不過價值不大。

單純從經濟的角度看,伊朗遠遠比不上印度。

從國際分工的角度,也就是從貿易來看,伊朗更加比不上印度。

不管怎麼說,印度有很多輕工業,也有足夠多的廉價勞動力,在國際分工中至少能夠分到一杯羹。

伊朗擁有的,其實只是能源。

可見,伊朗的經濟結構,特別是貿易結構極為單一,主要就是依靠出口石油與天然氣來換取其他商品。

這樣的伊朗,有多少資本跟華夏叫板?

就像開始提到的,如果華夏不再進口伊朗的石油與天然氣,有哪個國家能夠買下伊朗生產的全部石油與天然氣?

沒有,一個都沒有!

美國早就是純能源輸出國,就算一直在進口高品質的石油,把開採出來的低品質頁岩油拿來出口,也絕對不會從伊朗進口石油。

別忘了,美國要買的話,也是去英國採購北海原油,或者在阿盟國家購買。

俄羅斯本來就是產油國,而且俄羅斯的經濟規模太小了。

日本呢?

日本確實在從伊朗採購石油,不過出於政治、外交等方面的考慮,日本從來沒有把伊朗當成主要的石油來源地。

只要有得選,日本更願意從沙特等阿盟國家購買石油。

其實,日本主要是從科威特採購石油。

當年,在海灣戰爭結束之後,日本為科威特提供了數百億美元的重建經費,藉機控制了科威特的大部分油田。

歐洲國家?

英國不用說了,那是產油國。荷蘭與丹麥也是產油國,連挪威都是產油國。

在歐洲國家中,主要依賴進口石油的是法國、義大利與德國。

德國主要從俄羅斯進口能源,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度不是很高,而且德國也很少從伊朗進口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