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2部分

法國一直在大力發展核能,儘可能的減少進口能源。

其實,法國的主要石油來源地是幾個出產石油的非洲國家,因為這些國家在歷史上跟法國有淵源。

大量從中東進口石油的,其實只有義大利。

可惜,義大利的經濟規模並不大,遠遠比不上法國與德國。

由此可見,在能源貿易上,不是華夏依賴伊朗,而是伊朗依賴華夏,即伊朗必須保住華夏的市場份額。

顯然,在涉及到華夏核心國家利益的問題上,伊朗的膽子再大,也必須有所顧慮。

有俄羅斯撐腰又如何?

只要伊朗領導人的腦袋沒有進水,就會在這個時候放低身段,響應由華夏發出的和平倡議。

第507章 停火提議

次日,伊朗當局就做出了回應。

只是,伊朗提出的不是從伊拉克撤軍,而是停火,即敦促伊拉克內戰的交戰雙方儘快實現停火。

停火與撤軍有區別嗎?

當然有。

可以說,撤軍是停火的前提條件,只有在阿盟與伊朗從伊拉克撤軍之後,伊拉克內戰的交戰雙方才有可能停火。

伊朗不提撤軍,而是強調停火,顯然是在避重就輕。

說白了,如果阿盟與伊朗不肯撤軍,又哪來的停火?

那麼,伊朗為什麼要提出停火?

顯然,這是在為卡里姆政權爭取時間。

不管怎麼說,阿盟與伊朗都是外來力量,因此撤軍相對較為容易。

按照一般的程式,在達成撤軍協議之後,阿盟與伊朗首先就得把相關地區的防務移交給伊拉克政府軍與巴格達方面,停止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然後撤退到指定地點,最後全部撤出伊拉克。

從時間上看,也就幾天,最多半個月的事情。

當然,在撤軍期間,不管是政府軍,還是叛軍,都需要集中力量接管防區,也就沒有能力發動新的進攻。

更重要的是,只要達成了撤軍協議,就不得向伊拉克增派軍事力量,甚至不得向伊拉克運送武器彈藥。

也就是說,最多隻能把已經送入伊拉克的武器彈藥留下來。

顯然,撤軍對伊朗與卡里姆政權極為不利。

到這個時候,進入伊拉克的阿盟軍隊已經超過了十個旅,而且全都是阿盟國家的精銳部隊,只是沙特的作戰部隊就有四個精銳的裝甲旅與機械化步兵旅,擁有數百輛主戰坦克與上千輛步兵戰車。

保守估計,阿盟投入伊拉克的主戰裝備至少能夠武裝二十個伊拉克政府軍的步兵旅。

這些裝備很先進嗎?

確實先進。

拿沙特來說,動用的主戰裝備以m1a2、m2a3、m109a6、plz…45g等當今世界一流的裝甲利器。

其他阿盟國家也差不多。

阿聯酋在伊拉克投入了差不多200輛“勒克萊爾”,科威特投入了數百門火炮,阿曼動用了數百輛裝甲戰車。

只是,這些裝備很有價值嗎?

那可未必。

其實,在葉門的時候,沙特、阿聯酋、阿曼與科威特等阿盟國家就發現,從歐美購買的那些先進裝備都是樣子貨。

在過去幾年裡,曾經被吹上天的m1a2與“勒克萊爾”,不止一次的被葉門胡塞武裝用老掉牙的rpg…7火箭筒摧毀。

有一輛“勒克萊爾”甚至被火箭彈打穿了正面裝甲。

雖然有運氣的成分,即那枚火箭彈恰好打在了炮長瞄準鏡上,也是坦克正面防禦最薄弱的地方,但是做為重達50多噸的主戰坦克,吹成是歐洲最好的主戰坦克,正面裝甲被火箭彈打穿,怎麼都說不過去。